• 专题
  • 《了凡四训》之全息哲学简牍4

    时间:2017/10/17 浏览次数:1624 作者:真圆阿奢黎 点赞:359




    《了凡四训》全息哲学简牍


     唐密传灯真圆阿奢黎


    “余问曰:「然则数可逃乎?」


    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我教典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


    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错解了。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因问:「孔公算汝终身若何?」


    余以实告。”


    译文:

    于是我便问云谷禅师命数是否可以改变?禅师回答:我命我做主,我福我自求。佛教典籍如《法华经》中所言‘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难不成是释迦牟尼佛说胡话?岂非犯了不妄语的大戒?难不成诸佛菩萨还会欺骗我们?我进而问他孟子说过‘有求即可得到’,是说‘求’在我自主。道德仁义可以尽力完善,然富贵功名怎么求?禅师回答:孟子说的没错,但你理解错了。六祖慧能曾经说过‘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意思一切福田都是由心地种起。如果心念努力以求不仅完善道德仁义也可以获得功名利禄,即身心更具道德修为,外在福德更丰。如果不内省忏悔守护心念而只是向外驰求,则会身心失仁义道德,外在功名利禄也求不到。即便索求有方有据,然还必须有承受所求福德的身家性命。接着禅师问我:孔先生算你今后如何,我便据实以告。


    点评:

    “我命我做主”是一种主观美好愿望,是精神信念的表达,对于命运的发展确实有很多作用,然愿望美好和能否改变命运还有很多距离。一方面是宿因已经确定不可改变,因此命运的大轨迹基本会沿着“定数”方向发展,设若舍恶从善,则会改变个体的物质肉身与精神层次,持之以恒会出现积极地命运改变。所以云谷禅师讲到了即使“求之有道”还必须“得之有命”。道理非常简单,如果身体只能举起120公斤的重物,外加一公斤是否还能举起就很难说了,举重运动员就是最好的例子。修身养性好比将体质提高以便承担更多负重。禅宗认为修行只修心,余以为修行必须身心同修。如果不在乎我们的肉体,那么哪个要成佛?物质与精神的协同发展乃符合宇宙与生命自然规律的抉择,惟有如此命运发生积极的改变才是可以期待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我命我做主”。





    上一条:《了凡四训》之全息哲学简牍3         下一条:《道德经》之全息哲学解读与养生81

    评论: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全部评价

      尚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