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
  • 《了凡四训》之全息哲学简牍17

    时间:2017/10/23 浏览次数:2019 作者:真圆阿奢黎 点赞:344



    《了凡四训》全息哲学简牍

    《第三篇 积善之方》


    唐密传灯真圆阿奢黎


    “昔正统间,邓茂七倡乱于福建,士民从贼者甚众;朝廷起鄞县张都宪楷南征,以计擒贼,后委布政司谢都事,搜杀东路贼党;谢求贼中党附册籍,凡不附贼者,密授以白布小旗,约兵至日,插旗门首,戒军兵无妄杀,全活万人;后谢之子迁,中状元,为宰辅;孙丕,复中探花。


    莆田林氏,先世有老母好善,常作粉团施人,求取即与之,无倦色;一仙化为道人,每旦索食六七团。母日日与之,终三年如一日,乃知其诚也。因谓之曰:「吾食汝三年粉团,何以报汝?府后有一地,葬之,子孙官爵,有一升麻子之数。」


    其子依所点葬之,初世即有九人登第,累代簪缨甚盛,福建有无林不开榜之谣。


    冯琢庵太史之父,为邑庠生。隆冬早起赴学,路遇一人,倒卧雪中,扪之,半僵矣。遂解己绵裘衣之,且扶归救苏。梦神告之曰:「汝救人一命,出至诚心,吾遣韩琦为汝子。」及生琢庵,遂名琦。


    台州应尚书,壮年习业于山中。夜鬼啸集,往往惊人,公不惧也;一夕闻鬼云:「某妇以夫久客不归,翁姑逼其嫁人。明夜当缢死于此,吾得代矣。」公潜卖田,得银四两。即伪作其夫之书,寄银还家;其父母见书,以手迹不类,疑之。


    既而曰:「书可假,银不可假,想儿无恙。」妇遂不嫁。其子后归,夫妇相保如初。


    公又闻鬼语曰:「我当得代,奈此秀才坏吾事。」


    旁一鬼曰:「尔何不祸之?」


    曰:「上帝以此人心好,命作阴德尚书矣,吾何得而祸之?」


    应公因此益自努励,善日加修,德日加厚;遇岁饥,辄捐谷以赈之;遇亲戚有急,辄委曲维持;遇有横逆,辄反躬自责,怡然顺受;子孙登科第者,今累累也。


    常熟徐凤竹栻,其父素富,偶遇年荒,先捐租以为同邑之倡,又分谷以赈贫乏,夜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相续而呼,连夜不断。是岁,凤竹果举于乡,其父因而益积德,孳孳不怠,修桥修路,斋僧接众,凡有利益,无不尽心。后又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凤竹官终两浙巡抚。


    嘉兴屠康僖公,初为刑部主事,宿狱中,细询诸囚情状,得无辜者若干人,公不自以为功,密疏其事,以白堂官。后朝审,堂官摘其语,以讯诸囚,无不服者,释冤抑十馀人。一时辇下咸颂尚书之明。


    公复禀曰:「辇毂之下,尚多冤民,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岂无枉者?宜五年差一减刑官,核实而平反之。」


    尚书为奏,允其议。时公亦差减刑之列,梦一神告之曰:「汝命无子,今减刑之议,深合天心,上帝赐汝三子,皆衣紫腰金。」是夕夫人有娠,后生应埙,应坤,应埈,皆显官。”


    译文:

    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邓茂七率领民众于福建三明造反,百姓中很多人纷纷响应跟随。于是明朝廷起用出身宁波鄞县时为都宪的张楷南征并设计谋略擒获了邓茂七等一干人众。后来又委任布政司谢都事对漏网逃窜于福建三明以东的起义者进行搜捕。谢都事心地仁厚不忍多杀无辜,深知大军所到之处鸡犬无一幸免。于是便设法搜求到起义军的名册,对于那些没有跟随起义的民众私下秘密授予白布做的小旗子,告诉他们剿兵来时将小旗子插在门前,这样围剿起义者的朝廷大军便没有枉杀无辜而救活了超过万人。后来谢都事儿子谢迁中了状元官拜为宰相,他的孙子谢丕,考得一甲第三名探花。


    福建莆田有一林氏家族,其家族最先有一老母亲非常乐善好施,经常做好米粉团子布施他人。只要你去要,从不回绝而且也不会厌烦。一天一个神仙化为道士,每天到林家去拿六七个米粉团子。林家先母每天都给他,三年一直如此。神仙知道这个林家母亲是心地善良真诚布施,便对她说:我吃了你三年米粉团子,怎么报答你呢?你家后院有一块地,如果你百年后就葬在那块地里。自此而后你们家族的子孙后代做官的会有一升芝麻数目那么多。林家子女听了道士的话将老母安葬于后院,第一代子女中就有九人科举及第,累世做官人数非常之众,故而在福建有句民谣‘无林不开榜’,言外之意如果没有林家人今年参加科考,大约就不用开榜了。


    明朝太史冯琢庵的父亲,曾经是个秀才。有一年冬天大早去赶学,路上看见一个人倒在雪地里,用手一摸已经快僵硬了。于是便脱下自己的棉袄给冻僵者穿上,再背回家中将其救醒。晚间做梦,梦中一神仙告诉他:‘你今天至诚救人一命,我就让北宋名将韩琦投胎转世给你做儿子’。后来就生了冯琢庵,取名为冯琦。


    台州的应尚书应大猷,壮年的时候在山中做学问。每到夜晚,山中鬼哭狼嚎,很是吓人,然而应尚书从来没有害怕过。有天晚上他听到鬼神说道:‘某某地方某某之妻子因为丈夫久出未归,其公公婆婆想要逼她改嫁,但这个女人贞烈不从,明晚会来这里上吊自缢,这后事还得我打理。’应尚书听后连忙偷偷以四两银子卖了自家私田,然后写了一份假冒其子的信连同银子一起寄给这户人家。该妇女的公公看了书信确信不是出自儿子之手,心中起疑。继而又想到:‘书信是假的,可是银子不假呀,想必儿子安然无事。’于是也就不强迫媳妇改嫁了。后来该户人家儿子归来,夫妇得以保全。这事过了以后,有天晚上又听见鬼神说话:‘本来是我拘哪个应该上吊的女人灵魂到阴曹地府,偏偏这个应秀才坏事。’旁边一个鬼神接着讲道:‘那你干吗不给他点灾祸瞧瞧?’先前的鬼神回答:‘天帝和阎王都知道这个人心地好阴德重,准备让他做尚书,我怎么敢祸害他?’应公听完这些鬼话,更加努力精进,每日以善护身,福德越来越厚。如果碰上饥馑年便会捐出粮食赈济灾民,遇到乡亲有急难都会委屈自己成全他人,碰上灾祸就反躬自责且逆来顺受。其子孙后代登科及第的代代数人。


    常熟人徐栻徐凤竹,他的父家境富裕,有一年碰到饥荒,他父亲先把当年的地租捐给了乡里的赈灾协会,同时分出谷米给贫穷人家。当夜便会听到鬼神唱歌:‘千不假万不假,徐家秀才做到举人郎’。这种鬼唱歌会连续好几夜。当年徐凤竹果然乡试中了举人。徐凤竹的父亲此后更加积德行善孜孜不倦,修桥修路,供养僧众斋饭,只要能慈悲利益别人的都会乐意之至地做。后来又听到鬼神唱歌:‘千不假万不假,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果然徐栻官拜两浙巡抚。


    嘉兴人屠康僖,刚开始做刑部尚书的时候住在监牢里,每每详细询问各个犯人的具体犯罪被囚因由,然后了解到其中有些人是被冤枉的。康僖公不敢藏私贪功,便将所知私下详细告知给监审官。后来在开堂审理中,监审官根据康僖公的情报审问囚犯,真犯罪者没有不伏法认罪的,同时被冤枉的十多人也因此被释放,此事一时成为皇城街坊酒肆的谈资,大家无不赞叹尚书的贤明。康僖公此后向朝廷进谏:‘皇城根下尚且有这么多被冤枉的,皇土之内千万百姓,必然各地冤狱不在少数,因此请奏皇上,最好五年安排一次减刑官查验狱中囚犯,若有冤狱当予以核实平反。’得到朝廷准奏,于是康僖公也被安排在减刑官中。有天晚上做梦,梦见神人说到:‘你命里没有子嗣,今天请奏减刑核实冤狱,深契天帝之心,于是决定赐给你三个儿子,都会做官佩戴紫金腰带。’当天晚上夫人怀孕,先生下儿子应坤后来再生应埙、应埈,三个儿子以后都官职很高。


    点评:

    了凡居士以上举的例子都是积德行善福及子孙的真实历史事件。这些例子说明一个共同问题即,今天很多人不相信的鬼神和因果报应冥律确实发挥着作用。人类的感知非常有限,然今天的人们很多却以有限的感知和偏颇的现代物质实证主义的观点轻率而肤浅地将“鬼神”等精神领域的现象和祖宗的全息哲学智慧等划归到“伪科学”的范畴中,岂不知这种轻率和无知更是加剧了“无神论”的泛滥,对于当下社会人们道德价值体系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消极影响。论其罪不可饶恕,自然鬼神不会因为他们自以为是而不加惩罚!言其痴不可理喻,智慧者不屑一顾!笑其狂不可比拟,带坏多少幼稚儿郎!我们今天的社会现实是物质水平大大提高,精神价值大大贬值。人们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看重物质轻视精神,于是拜金主义和对于权钱名色的追求甚嚣尘上。不相信鬼神可以,不相信宿命论亦可以,但至少应该提倡传统文化中使人向善的价值观吧,这样文明大国才能名至实归!或许今天宣讲《了凡四训》正其时也!




    上一条:《了凡四训》之全息哲学简牍16         下一条:《道德经》之全息哲学解读与养生81

    评论: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全部评价

      尚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