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圆阿奢黎
  • 三皈依的意义

    时间:2014/8/25 浏览次数:1694 作者:真圆阿奢黎 点赞:431

    三皈依的意义

     

    真圆法师(2011年)

     

    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意;

    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皈依僧,当愿众僧,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佛”是一切有情各种善恶因缘之果报灭净后最终的归宿,是解脱轮回的智慧法身,是与物质宇宙全息等容的精神宇宙。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证悟宇宙至极真理,并成为“觉行圆满”的最大成就者,于是“佛法”便被这个所娑婆世界所认识和接受。


    佛法何谓?实质即阐述宇宙物质、精神以及二者辩证关系的真实理趣之智慧,换言之佛法是揭示宇宙本然规律和秩序的真理。释迦牟尼证悟了这一真理并非开创或者发 明了这一真理,无论释迦牟尼证悟与否,宇宙真理恒常一如。正因为释迦牟尼证悟了宇宙至极真理,故而我们称赞释迦牟尼为“本师——根本导师”。


    佛是一切智慧、功德、光明的典范,所以是我们应该顺从、依从、遵从。佛为利益一切有情者,故“皈依佛”就是发愿利益一切有情,如此才能与精神宇宙“相应合 气”。佛,无处不在,遍满虚空,故而“皈依佛”,就是与精神宇宙的“同气相应”。如果我们的身口意有丝毫“不利益”有情的成份,就不能与有情“合气”,那 么“皈依佛”就是一句空话。


    “当愿众生,体解大道”,便是体解宇宙本然秩序和规律,放下“小我”,置身于宇宙的“大我”,当下明了“三千大千”悉皆纳于行者身心,且宇宙万有与行者别无二致,一体相应,同气连理。


    “发无上意”,便是“誓证无上菩提,救度无量众生”的大弘誓,亦即本然意义上的“持戒”。“戒”本为利益有情,故“持戒”若无利益有情则非然。随喜有情、利益有情,就是与有情“合气相应”,就是“无上意”之体现。


    “法” 是方法,是认识宇宙本然秩序和规律或言宇宙之“理”的途径。“皈依法”就是顺从宇宙本然规律,遵从宇宙万有秩序。宇宙的规律和秩序是恒常的,然认知的方法 却非一成不变的,是以“法法无定法”,“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同的有情,从不同的角度所获认识就完全迥异,然最终成佛识转智便是“色空不二”的圆满真如。


    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亦属于“法”之范畴,然其研究仅仅着眼于“色”,割裂“空”,换言之仅仅研究物质,忽视研究物质的对应面——精神而成为一种不折不扣的教条,并引导人类在步向灭亡。


    “三界唯心”的前提乃是“色空不二”,因为“心、色”不二不别。


    “当 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释迦牟尼及古来先贤大德将自身修证中对于宇宙本然秩序和规律认识的最高结晶归结为三藏十二部经典,我们只要摄取吸收,便能 与我们本具之如来藏——蕴涵于有情自性中的宇宙本然规律之理相应而开发为行者自身的智慧。不深入经藏,行者苦思冥想,难行苦行,俨然“磨杵成针”之举,非智者所为。


    “皈依僧”,僧乃佛陀涅槃后之法相住世的代言人,是混沌中建立规矩、秩序的表率,僧的主要使命便是将如来法教发扬光大,将智慧传达于有情并觉悟有情,故而我们应该尊敬。


    然,在佛法走向灭亡的时候,“僧”正是加速灭亡的媒介。作为佛子,我们谨当守护好自己的菩提心,不言“是非”,慎造口业。


    “皈依”是“怖魔”,三皈依如果理解为与积极健康精神信息能量相应的话,消极的精神信息能量便被逐渐转化,亦即“怖魔”也。

     

    上一条:天时、地利、人和         下一条:佛子问答

    评论: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全部评价

      尚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