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圆阿奢黎
  • 全息养生——心、口养生(三)

    时间:2014/8/29 浏览次数:1207 作者:真圆阿奢黎 点赞:299

                                     


    心口的全息养生

    唐密传灯真圆阿奢黎简识

     

    饮水、饮食进入我们的口腔,必须经过舌关。我们的机体会因为舌头味蕾细胞对于入口饮食或者液体的感知而判断是否下咽。通常味觉粗分为酸甜苦辣咸淡等,适口充肠是保持我们身体营养和体力的根本,故而在养生中非常重要,因为“病从口入”,同时也会“祸从口出”。


    当我们还能品尝酸甜苦辣咸等个中滋味时,就该感恩,说明我们身体尚佳,还能享受美味,还能品茶,还能分辨药之辛苦,还能尝试汤之薄厚。


    我们要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要发泄我们的情绪,要和别人辩论是非,要流布弘扬佛法、道家、儒家之智慧就必须靠舌头协同来完成。


    舌战群儒,充分体现了知识渊博运用自如和巧舌如簧的说辞;瞠目结舌,则是语言顿塞含混不清的状态;七嘴八舌,是各抒己见的畅所欲言;鹦鹉学舌,是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模仿;唇枪舌剑,是据理力争各不相让的观点辩论;油嘴滑舌,则是心态欠缺诚实的虚言矫饰;三寸不烂之舌,是翻云覆雨广告般鼓吹的技能;多嘴多舌, 是口无遮拦的莽撞无礼;慧心妙舌,是善用智慧对事件真相的演畅;轻嘴薄舌,是见识浅薄孤陋寡闻的絮叨;搬唇递舌,是搬弄是非起哄架样子的唯恐天下不乱;赤口毒舌,是黑白颠倒混淆是非的鱼目混珠;徒费唇舌,是对牛弹琴的无功而返……


    索然无味,当我们因为各种原因身心不佳,就觉得饭菜入口没有胃口,此时我们身心的机能处于相对疲倦慵懒状态,各种器官机能也相对低下,那就该针灸药石就寻医问药,该散心旅游就走马观花,该休息疗养就放置工作,以便使我们的身心状态迅速恢复。因为所遭遇的困扰我们的人事物可能目前并无妥善解决办法,那就暂时搁置,无谓的搜索枯肠于事无补,病急乱投医更可能使窘境愈演愈烈,所以静下心来,先着手解决目下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待机缘成熟也许就找到了曾经困惑问题的解决途径。虽说事有轻重缓急,然也须根据现有资源量力而行,除非是生死之事另当别论。


    回味无穷,入口回味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习惯,对于饮食饮料不急于判定优劣而是慢慢品尝,细嚼慢咽也有助于消化器官对于食物的消化。当体验到其中“合气”之道 时,便有回味无穷的感觉。同样对于所听到的所看到的也不急于结论,而是琢磨个中因缘,最后或许自身心得到宽解。人生就是如此,着急是过,慢性子也是过,着急容易出差错,慢工反而出细活。当人生进入暮年,更多的岁月会是流连昔日人事物情境,会心处抿嘴一笑,悲伤处唏嘘感叹,疯狂处自嘲年少轻狂,困境处感恩得遇贵人。无论昔日风光如何,当深怀感恩之心回忆一切,并总结教训将经验传授给后辈子孙,亦不失对年轻人人生之养生也。


    五味俱全,就是现实的生活写照。众口难调,这是大厨们的通感。所以只好在准备饭菜时面面兼顾,所谓五味俱全,食客各取所好一饱口福。无论是做饭还是吃饭,感恩心非常重要。生活中的五味俱全当是备受艰辛的历练,有些人挺了过来,有些人可能就妥协了。今生我们遭遇的一切都是于六道轮回时我们所积累恶业的回馈,所以怨天尤人是要不得的,自业自销。如果我们学会逆来顺受,忍辱负重,自然会一切慢慢好起来。至于有些有情所谓的争强好胜,其实是和因果关系较劲,胳臂拧不过大腿。全息养生的生活态度就是磨练我们的忍耐力承受力并于困境中培养起感恩心,生活总归会苦尽甜来。人活一世总有辉煌之日,草活一春也有开花之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有的喜酸,有的喜甜,有的喜辣,很少有喜欢苦辛的。然酸甜苦辣须得适度,过犹不及。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现实生活中每每有好为人师者乐此不彼,其实自己所美可能是他人之丑。人们喜欢赞美,厌恶批评;喜欢奉承,厌恶尖酸;喜欢马马虎虎,厌恶挑肥拣瘦……其实都是狭隘的自尊心在作怪。能够放下贡高我慢,才是身心养生的端正态度,虚心接纳各种不同口味,少加品论,多多琢磨回味,或许会进入另一番天地之中!


    含辛茹苦,是忍辱负重完成自己的社会责任或者人生使命的顽强毅力。表面看这种辛苦是生活现实强加在我们头上的,实质乃自业自销的深层次因果关系之表现。既然吞在嘴里就不得不下咽,这就是消业就是赎罪。通常这种故事都很感人,都很励志,诚然如此。我们都希望自己不再遭遇如此辛苦艰难,那么就该于当下守护自己的身口意,免得来世投胎遭受如此苦报。佛家言,如是因,如是果,此其意也。


    同甘共苦,含在嘴里的有苦有甘,因为没有苦我们也不可能体会什么是甜。不经风雨也就见不到彩虹,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然我们身心内的微生物和鬼神首先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可谓真实的同甘共苦伴侣,其次方是因缘聚会今生生活或者相聚在一起的人际伙伴。无论是有情抑或非情,都是因为我们的善恶因业而与我们同舟 共济,感恩心、忏悔心、大悲心、大慈心才能度我们安然出困,行于坦途,得享苦报尽后生活的甘甜幸福、健康、丰乐。


    吃苦耐劳,吃得起苦,才能担当起大任。故而有《孟子•战国》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如今的富二代、官二代中的愚痴、无知、残暴、自私大约都源于其双亲的溺爱和不忍其吃苦以至于以为生活就是享乐而不顾他人感受,并无知中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了众人的痛苦之上。是以家庭养生中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如何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关心他人、平等待人的品德。


    苦口良药,忠言逆耳利于行,苦口良药利于病。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幼稚、鲁莽的言行,此时长辈们总是谆谆善诱极力规劝以免其遭遇不必要的挫折痛苦,然在自我中心的个体则很少能听进去善意的劝慰,反之可能以为长辈故意刁难,这就是身心养生的现实问题,该如何教诫?如何劝导?如何引诱?都很讲究策略,使用不当可能会起到反作用,使用得当则可健康成长。呵斥、打骂、禁闭、切断经济来源都非良策,重要的是必须以其能听得进去的方式将道理讲明白,不是“应该如何 如何?”,不是“必须如何如何?”,“不是不这样就会如何?”,而是“这样做可能或出现什么后果,出现时该如何面对,如果这种后果不想看到,或许换一种行 为方式可能会好一些等等。一味强力压制智慧增强逆反,结果适得其反。



    苦中作乐,是不得已的生活方式。生活学习工作并非一切都一帆风顺如愿以偿,很多时候是艰难曲折,跌宕起伏蹉跎连连。学会逆来顺受虽然消极然不失为良策,如果反抗则是与因果关系规律作对,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更全息养生的态度是,我之所行是为了周围的亲戚朋友同事邻居,我吃苦他们就可以少吃苦,我受难他们就可以免遭苦难,我煎熬他们可以安然,我困顿他们可以顺遂等等。这种心态就是大丈夫心态,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人后己精神。


    忆苦思甜,当人生经过最艰难的时期后,接下来便是相对轻松安适的岁月。回忆会成为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晚辈的言行便会给他们讲我们当年如何如何,孩子你该如何如何等等。现在的孩子不可能回溯到我们曾经艰难的岁月,最多也只是在文艺作品中看到,不可能有深切体会。比如给九零后的孩子讲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饿死人,他们就会很诧异,甚至反问“那么你们没有粮食吃怎么不吃肉?”,令人啼笑皆非。每个时代的“苦”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我们曾经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我们可以回忆我们曾经的酸甜苦辣,不能就让现在的孩子去重复那种苦难。对于现代的青少年而言他们的酸甜苦辣可能更多是感情的困扰、学业的繁重、未来不确定,因此就不能用“忆苦思甜”的教条主义方式来教育开导他们,应该用与时俱进的方法,使之明理,这才是孩子教育的养生。


    苦, 除了味觉所体会的苦味,更多的时候是心中痛苦。缓解心中之苦比缓解舌头之苦更不容易。口苦可以避免,心苦则需要通过解决令之烦恼的根本问题才能得到缓解。 当我们寻找疑难问题答案时会冥思苦想;当我们怨恨生起便觉得苦大仇深;当我们面对困境无可奈何便会愁眉苦脸;当遭遇不堪忍受的苦难便感觉苦不堪言;当连续被麻烦困扰会叫苦不迭;当功成名就便会自觉劳苦功高;为了掌握生活工作技巧不得不勤学苦练;历尽苦难终于见天便感慨皇天不负苦心人;流落娑婆翻滚泥淖便觉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人际交流最主要的行为方式就是语言,只要是心里想表达的,语言就会带有信息能量,可以给人以温暖,也可以给人以冷漠;可以给人以喜悦,也可以使人忧伤;可以使人感激,亦可以使人怀恨;可以给人鼓舞,也可以使人泄气;可以使人平静,也可以使人疯狂……


    就养生而言,语言应该是正能量的、积极的、友善的、健康的,如此对于自他身心都有裨益。然我们于六道中罪孽深重积习难改,投胎人中习气依旧,难免语言会负能量、消极、敌意、伤害,造成自己身心不适自然顺理成章了。


    口之罪过有四种:搬弄是非颠倒黑白、不自量力空话大话、尖酸刻薄语言恶毒、胡言乱语颠三倒四。两舌使人们关系恶化身心受损,两舌者自身虽逞口舌之快,却被鬼神所厌弃,迟早会遭受精神抑郁、分裂或者神经官能症等;妄语是超越自身能力的夸口,多数时候会耽误别人的事情,在现实中属于不靠谱,人缘不好,而且没有人愿意与之打交道,最多作为笑料饭后茶余取悦而已;恶口是深怀恶意蓄意侮辱别人,孰不知其肉眼凡胎不识菩萨在前也畅快淋漓地发泄恶毒,使得神憎鬼厌;绮语近似于疯话没有任何意义,言者无益听者无益。这四种罪过会严重导致人际关系失衡、人鬼倪墙,因为“不合气”而影响自他身心健康,是以极其不养生,故而于全息养生中切切杜绝。


    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缘于心怀见不得人,故而所言并非所思,以至于使听者迷茫,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诚实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缺乏真诚的人在生活现实中不可能有交好的朋友,谁人乐意与一个不诚实的人打交道?在真正遇到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只会袖手旁观或者幸灾乐祸。如今的社会现实由于崇尚物质,道德伦理沦丧, 以至于倒地受伤无人搀扶只有旁观,而在人们争吵时却会起哄拱火,唯恐打斗不起来。整个社会口是心非,那是多么无奈可悲的现实?原因何在?教育、政策、制度 等等都存在瑕疵。

    众口铄金,当人们众口一词地论述某一件事情时,虚假的也可能变成听起来像真的,以至于蒙骗更多的人。二战时丧心病狂的纳粹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就有“谎言重复 一千遍也会成为真理”的赤裸裸邪说。当潜规则成为社会的各种僭越法律和制度的缝隙,是与非的较真就变得徒增烦恼让人无奈。显然整个社会处于精神分裂状态, 社会的养生就难上加难了。好在社会变革和进步是历史的必然,看看现在的北朝鲜回想改革开放前的我们,尽管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还是很幸运的,就该感恩这一切。


    信口雌黄,既可能是假话也可能是空话也可能是大话,或者不懂装懂张口胡说八道,黑白颠倒,通常言辞还信誓旦旦或者言之凿凿。说真话、说实话、说有把握的话、 说有理有据的话是人格完善的最基本要求,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或者不愿意做到,哪何必投胎做人,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可以任选其一。既然来到人间就必须说人话吃人饭办人事,否则就是衣冠畜生,人格不完善养生无存谈起。


    有口皆碑,对于励志的人物故事我们总被感动,良好的道德我们总投以敬慕,高尚的情操我们总为赞叹,完善的人格我们总为楷模,勤俭的作风我们总会学习等等,这些都是身心养生的典范,也是社会整体精神追求提升的积极因素。当整个社会的物质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教条主义渐渐衰落,良性的社会风气才会成为主导,真个社会的人文环境、精神追求环境才会提高,民族乃至国家的养生才能步上正轨。当某些邪恶事件发生,质疑人们的道德、挑战人们的价值伦理观、威胁社区的安全、 污染居住的生态等等,人们会群情激奋口诛笔伐。然当权力者利用手中的权力资源名义上为了发展经济实质上造成这些损害时,代表舆论的媒体可能首先会缄口不言,以至于普通大众的抱怨和呐喊被淹没在主流媒体的沉默中,于是乎社会底层暗中积聚了愤怒不安的躁动因素。当不合理的权利滥用被推到风口浪尖,各种沉默的 愤怒便会爆发,可能会成为一次次群体事件。当权者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约束公权力,充分考虑民情,设身处地为天下百姓谋福利,如此社会才能良性地发展,民族、国家才会更健康、精神文明水平才能不断提升。


    有口难辩,尴尬在现实中随处可见,不该碰见熟人的地方恰恰碰到;不该被看见窘迫时恰恰被目睹;不该被听到时已经被传播;不该发生时凑巧碰到一起出现……或 许事实真相并不是被看到、被听到的那样,然当时的情景确实看上去如此这般,此时即便舌灿莲花也无济于事。这种时候事件中个体的身心大约很难平静和安宁,如果碰巧是与不好的事情同时出现,那便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之虞,身心健康必然被波及。如果是被误解,辩解也没有实际意义,就用自己的行为证实被误解 了以期取得众人的宽宥,才不失为上策,亦是养生之处事方式。


    出口伤人,是恶口的一种表现,是六道中轮回畜生习气使然。有话就好好说,恶口在当下似乎伤害了他人的感情,其实同时也损害了自己。恶口者身心激昂情绪高涨, 对于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徒然呈口舌之快而已,而对听者所造成的伤害也不可小觑,故而是害人也害己的行为。如果听者是修为好的人,权当恶口是谷道出来的声 音或者当被疯狗误咬转身离去。再者,恶口被鬼神监听,迟早会因为恶口而遭到报应。世间犯罪由公检法予以执行裁判惩罚,触犯伦理道德尚不及罪罚则会被鬼神裁 判惩罚。别认为鬼神不“存在”,精神生命与我们相处同一虚实时空体系中不即不离!


    善言、善语、真言实语方是全息养生的方式。闭口不言亦非养生方式,该表达的情绪不表达积累久了就会郁郁寡欢,选择正确的不伤害他人的方式宣泄一下并非坏事。 如果在该出面澄清某种传闻的时候就应该用诚实的态度直言,若是明知是奸秘而不宣则无异于助纣为虐会使无辜受到伤害。人们都讲语言是一门艺术,诚然不虚。恰 当的表达如果没有心身经验的积累是很难做到的,而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措词造句、语气善恶、轻重缓急、慢条斯理等等都会在听者产生不同的身心 感受和表现出不同的情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一种八面玲珑的小聪明。然真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那就必须有非常好的真实修为功夫,人话被当成语录被传诵那是因为其内涵智慧,如果是教条主义的“人话”被广泛传播那是涂炭有情法身慧命;如果“鬼话”能驱使鬼神利益苍生,那就是鬼话的般若境界,如果鬼话使鬼神也愤怒,那就是找通往精神病院的门票。因为假话、胡话都会“授人口实”让鬼神给善恶簿子上记上一笔,迟早便会有灾难发生在自己身上甚至波及亲朋好友。


    口无择言,是语言未经深思熟虑就破口而出,通常乃“哪壶不开提哪壶”,不善察言观色,分不清山水之时而有些愚痴的状态,或者本来就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者。童言无忌,设若幼稚者,可以谅解甚或令人捧腹,然在成人则会导致社交、人际关系出现矛盾,毕竟不可能养生。故而我们在开口前先理清思路,该言则言,不该言或者根本不懂那就免开尊口,不说话没人会当我们哑巴。与其出口造成他人身心不悦,还是三缄其口难能可贵。故而人圣孔子于《论语·为政》云:“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且人间是非多数因为该闭嘴开口了该开口却闭嘴了。闭嘴是为了免遭不必要的纠葛,有时候会造成更大误会隔阂;开口言说不该言说之事就是拎不清的不识时务了。 口不应心,是出言违背初衷,心里所思和所言说风马牛不相及,或者虚情假意。狗口里吐不出象牙、狗嘴里吐出象牙都会成为逸闻趣事,故而说人话最关乎养生。口角春风,逞一时之快意,讥笑、嘲弄、羞辱、争论,都会引起他人身心不悦,故而还是诫勉为好。轻口薄舌,在别人看来是无知和浅薄最好慎重。


    学好语言艺术是养生的很重要功课,因为关乎人际关系、人与精神生命的关系等,故而无不关系到我们的身心内外之“合气”。


    历来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不倒总会千方百计“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其实无异于掩耳盗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众的安定、和睦相处是国家统治的关键或曰国家大厦的基石,如果高压、冷血,只会使民怨沸腾,迟早王朝被推翻,历史向来如此,官逼民反。现代和谐社会的标志就必须是民众衣食住行无忧,语言表达不受约束。如果有民怨,管理者就必须反省政策的不妥当、政策执行的错误、上廉下腐等问题并及时纠正,而不是设法掩饰舆论粉饰太平。更不能像文革那样发动群众斗群众,以便转化矛盾,“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可谓非常变态的“不合气”,民众身心能健康快乐?那是痴人说梦!那是一个典型精神病时代,人性被严重扭曲,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遭遇几乎不亚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残暴,当今天物质水平提高了,再要恢复却发现如此艰难。


    矢口狡赖,是对已经发生的成为事实的事件或者行为拒不承认,更谈不上认错。当执政者对于历史矢口抵赖或者百般粉饰时民族的精神已经堕落的面目全非,可能完全 是教条主义当道了,草菅人命就会司空见惯,颠倒黑白就会成为常态,社会就会变成一所大牢狱,人们的思想、语言会被禁锢,民众生活惨不忍睹,恰如今天的北韩,我们曾经的文革期间。


    故而,民族、国家的养生乃是关乎亿万民众身心健康的关键!

     

    上一条:全息养生内涵——心、耳的全息养生(二)         下一条:佛子问答

    评论: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全部评价

      尚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