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圆阿奢黎
  • 全息养生——儒家的五伦五常

    时间:2014/8/30 浏览次数:1410 作者:真圆阿奢黎 点赞:300


      

    仁义礼智信与全息养生

    唐密传灯真圆阿奢黎简识

     

    传统文化之哲学思想比如儒家的五伦五常之智慧真谛亦无外乎养生,社会、民族、国家养生则必须重新弘扬儒家文化中的慈悲、友爱等精神。


    仁者,仁义、慈悲、关爱。个体于社会大家庭能做到人际关系融洽和谐,邻里相互关照,同事相互帮衬,同学相互促进,同僚相互督促,即为仁。凡是设身处地,不独利益自身同时也应该利益他人。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深怀恻隐之心,宽以待人。如果能努力做到这些就是我与他人共同养生,慈悲心、感恩心就是不可或缺的, 社会的精神文明才能真正提高,礼仪之邦的美名才能重树。果能如此,医生将会真正救死扶伤,警察将会真正除暴安良,法官将会真正公正裁判,官吏将会真正廉洁奉公,专家将会真正出言有据,慈善机构将会真正行驶其扶弱济贫的职能……如此我们的社会才是养生的、健康的!大约不会有沸腾的民怨,也不会有公然的黑社会老大混行于肆了,那些无论大小的老虎都会龟缩在动物园的一角而不会衣冠禽兽地充斥和涂炭人间,嗡嗡乱飞的苍蝇也只好在垃圾桶周边作祟了。(打老虎,老虎们不会乖乖束手就擒,必然会疯狂反扑!对于贪腐的零容忍意味着打老虎的勇士们要提高警惕面对老虎们的各种反扑,齐心协力,而且必须除恶务尽!否则东郭先生与中山狼的预言会重演!祈请华夏九州三界九居一切神祗护佑打虎英雄们!!!


    义者,社会伦理道德之准绳或曰规矩。故而处事待人接物能明辨是非,正直善良且表现在言行思上就是义。遵守社会约定俗成的规矩,实质就是德行,自己的言行思循规蹈矩,则人际关系、人神关系和睦。设若违反规矩,轻则被人轻贱,重则受到舆论谴责甚至于受到法律的制裁,显然对于个体、家庭都是不养生的。全社会重拾道 义,将不会再有人昏倒了大家见死不救,碰瓷的骗子也就减少了,商家便会公正买卖,各种形式的盗贼也就数量骤减,饭店也不会使用地沟油了,食品生产者也不会 掺假掺毒了,桥梁大约也就不会被爆竹炸塌了……


    礼者,对于天地君亲师恭敬的行为规范或者说秩序。长幼有序家庭伦理才会被遵守,家庭和睦才有可能;尊卑有别社会秩序才会井然,风气才能良好。然尊卑有别并非 指“不平等”地对待人事物,而是心怀感恩、仁慈然有自知之明从而量力而行量力而言,如此才不会引起身心的不愉悦。能处于尊位必然其福德深厚,至于是否有智慧另当别论,就其福德我们也应该恭敬,若能同时惭愧自省且努力善行当不失为提升我们自己福德的一种途径。比如师徒之礼,如果失序,徒弟可能会骑在师父头 上,如此道统何以传承?这些无不是文革的陋习所致。若我们还有这种习气,那就迅速改正,因为父母再无能孩子也不能骑在父母头上,那是忤逆不孝,无异于畜生。就养生而言,循规蹈矩确实非常必要,并非要唯唯诺诺,而是对于约定俗成的规矩之遵守能为人天所赞叹,其实就是在为自己和子孙培植福德,自然属于养生的内涵了。即使师道存在瑕疵,然当念师曾经有一饭一哺之恩德也不能因其瑕疵而怀恨,不能以怨报德,这也是“做人”的起码要求,如果这点做不到那就无异于“非 人”了,也就不养生了。自然,如果属于精神病患者之列就该另当别论了。权且看看中国的精神病现状:


    据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提供的数据,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现在,神经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已排名首位,约占中国疾病总负担的20%。 换句话说,我们每打交道的二十人中至少一个精神有问题,这些有情其实很可怜,只缘曾经六道轮回的恶业尤其是诽谤贤圣天地君亲师三宝等今生有如此果报,在予以关怀同情的基础上守护我们自己的身口意才能避免以后自己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员!


    目前,全国的重症精神病人有1600万之多。关于精神病人伤害人或者被伤害的报道也是层出不穷,近几年来,每年有1万多人次肇事肇祸事件是由精神病人引起的,精神病患者的肇事率为10%,给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的威胁和危害非常大。这也就是说,社会养生就必须对这些人群有特殊的帮助安置等措施以加以保护这些有情也在同时保护我们自己!


    《中国民康医学》 2007年第19卷第5期《对81例流浪精神病人的调查报告》对收治的流浪精神病人的诊治分析,伴发严重肢体疾病的占42%, 其它还有发热、下肢坏疽、子宫脱垂、小脑萎缩、糖尿病、怀孕等多例。但是不管人们用什么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这个被边缘化的社会群体已是让人避无可避,精神病人需要我们关注起来,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众生的功业之显现,所以每个人都有义务帮助他们,尤其是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切实作为起来,仅仅将多余的三公消费 的资源用于对这部分人群的关注大约就会有很大效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年底,青海、宁夏的精神科医师还不足30人,西藏更是没有一张精神科病床。关于这点还有些意思,仅仅是因为青海、宁夏、西藏人口少所以精神病患者也少?还是仅仅因为经济条件差?青海、宁夏、西藏以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区, 大约不无关系。犹记得在“假牛羊肉”混迹于市的时候,百姓多言“要买牛羊肉就到回民的店里”,这大约不会不说明些问题吧?其实以末学自己的理解乃西藏、青 海、宁夏民众绝大部分崇信佛教或者伊斯兰教,民风淳朴,至于经济条件好坏姑且不论,他们中绝大多数安分守己、敬畏所供奉的神明。由此或许可以得出一个结 论:宗教信仰者中精神病患者比例相对低。如果有关精神病专家对此有兴趣可以做个相关的流行病学统计分析。当然邪教或者正统宗教衍生出的极端教派除外,因为邪教、极端主义宗教本身就是精神病群体。


    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精神障碍的患病率继续呈上升趋势。卫生部提供的资料显示,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重性精神病患病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2.7‰,70年代的5.4‰,上升到80年代的11.4‰。到了90年代,1993年国内抽样调查显示,发病率达13.47‰,全国约有1800万 精神疾病患者。《精神卫生法》孕育了二十多年,却迟迟没有结果,主要的原因还是资金的投入没有着落,也难以落实。总之,我国的精神病现状堪忧,随着精神病群体越来越大,相应的配套设施和医护人员不足的情况也越来越突出,差距之大确实给精神病人的管理,救治带来的难以调和的问题。如果社会不能养生,贪官污吏不能减少,法制不能公正,舆论不能明辨是非,那么这个数字只会越来越大,后果不堪设想。比如因为各种原因而上访很多人被地方衙门“精神病”是否也说明了什么问题?


    有精神信仰者本身就是精神养生,那么除了现实的困难,是否可以对宗教尤其是佛教、道教等大开方便之门呢?或许不失为降低精神病发作的一条既节约成本又能安民的方便途径。你让民族民众没有信仰,却高喊提高“精神文明建设”那岂不是自欺欺人!


    如果宗教信仰真的可以使社会人群精神病发病率下降,那么司职宗教、统战的官吏们是否该深入到信众中,积极协助他们弘扬慈悲良善的心念?,是否会带动社会民风 好起来?社会传闻纷纷,宗教管理部门有些苍蝇已经把脏手伸向了宗教场所的“功德箱”,大约不会是空穴来风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智者,智慧,离贪欲、嗔恨、愚痴是也。


    智慧的梵文单词汉音为般若。简单说智慧就是面对情境分析,判断善恶、正邪并能做出积极建设性应对的身口意能力,这种能力是由累积所得知识和生活实践经验中提升出来的。知识是我们在生活中、课堂中不断学习获得的,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间接的比如“路在嘴上”,不耻下问或者通过书本努力学习就会获得;直接的就是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亲身实践获得。


    汉字既是象形文字也是表意文字,而且汉字中潜在的意义只有对汉文化有深刻了解才能更好把握。智”者,从日取光明遍照意,本义聪明,智力强。“慧”者,从心, 由内而出之意。本义聪明,有才智。智慧是属于超越知识的理性真理思维。可见“慧”乃中发非由外来,“智”则兼外,乃“慧”之体。


    我们的民族有着6000年以上的文化历史,其中积淀的智慧非常之多,比如《周易》体系、“老庄哲学”体系、中医《黄帝内经》体系和《儒学》体系。我们更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再是“文革”的时代,仅仅发掘弘扬传统文化就足以提升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文明!


    《道德经》中曰“圣人不出于门,知天下事;所行弥远,所知弥少。”行只增加知识,而不增长智慧。智慧靠思考,佛家所谓坐禅、三密相应,道家所谓练气,儒家所谓慎独是也!此诚全息养生之最佳法门。历史上著名的三国神相诸葛亮,出隆中前可曾周游过?那么他如何能对当时的天下形势“料事如神”?这就是我与宇宙全息一 统,欲认识宇宙万有,只要认识自性即可,“天人一体”的全息哲学思想的实践而已。


    佛家教诫的正见就是智慧的表现。何为正见?佛教中的八正见可谓对五伦五常在出世间角度的高度概括。


    《 三藏法数 》云“谓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为正。复能通至涅盘,故名为道。“简言之,首先理是通的非教条的,所以是正。其次能够达到出离轮回不生不灭的无余涅槃所以是正道。


    “正见,谓人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为正见。”(无漏道者。即戒定慧。修此道者。能断三界有漏生死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 谛也。)修无漏道,实质就是转烦恼为菩提,没有烦恼即无漏。四谛分明就是智慧无碍的意思,知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悉皆当断,知一切恶业之聚集当散,知无余涅槃之乐故无生无灭当证,知本然规律而当顺行。于个体的身心健康中烦恼越少身心越适悦是显而易见的,至于狭义养生仅仅指身心健康,而广义养生则包含出世间涅槃。


    “正思惟,谓人见四谛时。正念思惟。观察筹量。令观增长。是为正思惟。”守护我们的慈悲恻隐,顺应 “正见”而思维,念念增长智慧增加,即全息养生之思维。


    “正语,谓人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是为正语。”即言语要由衷且正直、善良、理性,远离恶口、两舌、绮语、妄语。全息养生就是自利利人的修行。


    “正业,谓人以无漏智慧。修摄其心。住于清净正业。断除一切邪妄之行。是为正业。” 即不杀生、不邪淫、不偷盗。


    “正命,谓出家之人。当离五种邪命利养。常以乞食自活其命。是为正命。”)五种邪命者。一诈现异相。二自说功能。三占相吉凶。四高声现威。五说所得利。以动人 心也。)在全息养生中即守护身口意之有情,无论在家出家,无论信仰何种善良宗教。而“示现神通”者,自夸自赞者,占卜算命看风水者,利用其名声或者地位蒙混貌似庄严者,贪图名闻利养者等等,都非养生者,而是鱼目混珠者。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因缘和果报,请问算命先生、风水先生帮助你“躲过了灾难”,那么本应该承受的果报就凭空消失了?比如法官甲某和乙某是铁哥们,乙某因杀人本该处死,然甲某法官枉法裁判仅仅判其18年有期徒刑,那么本该致死的果报就必然是法官甲某和乙某共同承担了。世间有情若明白这个道理,大约就会真正开始守护身口意了。介入他人因果关系有消极、积极之分,前面的举例就是消极介入,而积极介入就是劝善止恶。正因为此老子证道而“骑牛出函关”不消极介入众生的因果关系中(然没有报恩因缘,故属于缘觉),释迦牟尼证道而行于世间宣扬佛法觉悟众生即积极地介入有情的因果关系中。


    “正精进,不杂名精。无间名进。谓人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专精。无有间歇。是名正精进。”念念相续如如不动守护身口意才是全息养生。如同修行择一法门专精深 入,持之以恒必有丰厚果报。养生亦然心存慈悲恻隐,努力于生活学习工作中从一丝一毫善念善行做起,努力不懈必然集积福德使自己和他人身心适悦。愚公移山的故事或许在全息养生中可以借鉴: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 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正念,谓人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之法。堪能进至涅盘。是名正念。”(五停心者。多散众生数息观。多贪众生不净观。多嗔众生慈悲观。愚痴众生因缘观。多障众生念佛观也。)即心思散乱就数息集中一念、贪欲心重就作不净观、嗔恨心重当培植仁慈恻隐、愚痴者晓之以因缘果报、障难多有情多念佛观佛。心念端正,语言行为才会良性,对于自身、家庭、社会才能有所裨益,否则则有害。


    “正定,谓人摄诸散乱。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决定不移。是名正定。”摄护身口意不因情境而退失菩提心。然佛法传入中土逾2000年, 每个时代学佛者成千百万,然迄今为止成就者却寥寥无几,何故?猴子扳包谷一地包谷扳完了胳子窝里只夹着一只包谷。缘心性不定,读经修法礼佛瞬间很精进,可是不做功课时遭遇情境贪嗔痴旧情复燃,前面功德尽毁。每日都是建设、毁坏,建设、毁坏,不断重复,没有将建设持之以恒之故。养生亦然,必须坚定信心持之以 恒,方才能于世间身心健康知足常乐,且出世间悉地易得。


    信者,诚实正直,言出必践。人无诚信,就是百姓所讲的“不靠谱”,这种人很少有真挚朋友,几乎个人、家庭生活、工作都是一塌糊涂,无一例外地成不了气候。是 以《道德经》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没有诚信,欲在世间立足难上加难,何况养生!商人没有诚信最终走向破产,官吏没有诚信最后走向下台,舆论没有诚信最后沦落八卦,教育没有诚信最后毁灭民族,政治没有诚信最后毁灭国家……


    温良恭俭即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


    五伦五常必须是现代教育所具备的内容,如此孩子的心性、品格才能以利于民族家国乃至世界的方式塑造。设若于教育中切实注重了这些内容,当孩子们成长并走上社会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将是积极地健康的。小至家庭大至世界都会从这种教育中获益。


    这便是全息养生教育,是人类正常有序发展文明得以延续的根本保证。


    全息养生中的“我”是大我,非自私自利的小我,是胸怀身心内外一切有情的大丈夫情怀。任何有情佛性一律平等,一切有情与佛菩萨平等,然平等只是理论上的平等,是有情藏识中如来法性的平等。如同修行,我们必须放下“我见”、“我执”、“我慢”、“我欲”等妨碍智慧增长的烦恼贪嗔痴,才能敞开心胸接受一切积极 善良的物质、精神信息能量,而与内外环境“合气”。

    上一条:佛家的十二因缘法与蝴蝶效应原理在全息养生中的意义         下一条:佛子问答

    评论: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全部评价

      尚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