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圆阿奢黎
  • 《黄帝内经》简牍与全息养生(42)

    时间:2014/9/22 浏览次数:1556 作者:真圆阿奢黎 点赞:298


    风论篇第四十二

    唐密传灯真圆阿奢黎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悗傈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眦,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腧,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


    以 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风中五脏六腑之腧,亦为脏 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风气循风腑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 风。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外在腠理,则为泄风。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帝曰:五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


    岐 伯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 在口,其色赤。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墯,四支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 食,诊在鼻上,其色黄。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痝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炱,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 通,腹善满,失衣则胀, 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 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泄风之状,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渍,其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


    帝曰:善。


    译文:

    黄帝问道:风邪伤人,要么引起寒热,要么热中,要么寒中,要么痢风,要么偏瘫,要么其他风征;疾患征候不同,病名亦异,甚至内侵五脏六腑,我不是很明白,愿听国师解释。


    岐 伯回答:风邪藏纳于皮肤腠理之间,内外无宣泄途径;风性善于游动且变化频繁,如果腠理打开就会身体觉寒,如果腠理关闭,就会身体闷热,如果身寒则食欲减 退,如果身热则致使消瘦,则病人心中烦闷不思饮食,所以谓之寒热征。如果风邪循阳明经入于胃腑,在沿经脉上行到眼睛内眦,若患者身体肥硕,风邪不能外泄, 就会热中而眼球发黄;若患者身体羸瘦,则致寒中而流泪。风邪若循太阳经,到达各个腧穴,就会散布于肌肉中,与卫气争战,致使卫气循行受阻,便会出现肌肉疮 疖溃疡;卫气被凝滞运行不畅,致使肌肉不觉痛痒。所谓疠(火毒),荣气因热而败,气性不纯,蚀坏鼻柱肤色衰败,皮肤疖痈溃疡。乃因风邪滞留经脉不散,故而 名为疠风,或者名为寒热征。于春季甲乙日感受风邪为肝风征,于夏季丙丁日感受风邪为心风征,于季夏感受风邪为脾风征,于秋季感受风邪为肺风征,于冬季感受 风邪为肾风征。风邪侵入五脏六腑的腧穴成为脏腑之风征,风邪潴留腧穴亦为偏风征。风邪侵入风府则为脑风征。风邪侵入头面部为眼风征使双目畏寒。饮酒之后感 受风邪则成漏风征。房事中出汗中风邪,则成为内风征。刚洗完澡感受风邪,则成首风征。风邪入体时间久会导致肠风征上吐下泻。风邪外驻留腠理则为泄风征。所 以说风邪为百病之首因,发生变化就会转化为其他征候,没有规律性,都是缘于感受风邪。


    黄帝问道:五脏风邪征候表现不同是为什么?我想听国师解释如何诊治和征候变化。


    岐 伯回答:肺风征的征候,多汗畏风,面色苍白,时有咳嗽气短,白天征候轻,傍晚征候加重,诊断注意眉上部位,现白色。心风征的征候,多汗畏风,唇干舌躁, 易怒易惊,面色发红,征候重则言语缓滞,诊断注意口部,口唇呈现红色。肝风征的征候,多汗畏风,情志悲伤,面色微青,咽喉干燥易怒,有时厌恶女性,诊断注 意眼下,眼圈可发青色。脾风征的征候,多汗畏风,身体疲倦,四肢懒于活动,面色微微发黄,食欲不振,诊断注意鼻尖部,可见黄色。肾风征的征候,多汗畏风, 颜面庞然浮肿,腰脊痛不能直立,面色如烟熏色,小便不利,诊断注意颐部(面肌上),颐部可出现烟黑色。胃风征的征候,颈部多汗畏风,吞咽饮食困难,隔塞不 通,腹部易胀满,如少穿衣,腹即脘胀,如食寒凉食物,就发生泄泻,诊断时可见形体瘦削而腹部胀大。首风征的征候,是头痛面部多汗畏风,每当遇风的前一日征 候就加重,以至头痛得不敢离开房间,待到起风的当日,则痛热稍轻。漏风征的征候,汗多厚衣,进食即汗出,甚至全身汗出,喘息畏风,衣服常被汗侵湿,口干易 渴,不耐劳动。泄风征的征候,多汗,汗出湿衣,口中干燥,上半身汗出如水渍一样,不能劳动,周身疼痛发冷。


    黄帝说道:讲得好!

     

    点评:

    “风 邪”,借用现代医学的名词可以理解为一切“致病因素”,现代医学的致病因素不外乎“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比之传统中医的“风邪”内涵简单很多。 风邪、现代医学的致病因素进入机体的途径不外九窍和皮肤,这点基本相同,然进入机体后的运行则大相径庭。缘“风邪”包涵精神性“致病因素”,物质性致病因 素通过现代医疗技术手段可以检测判断,但精神性致病因素就非医疗技术所能探究了。因此“风邪”导致的疾患极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精神性的,这也正是中医 理论的全息哲学思想体现。传统的中国儒道文化几乎处处贯穿“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如果换成今天的语言就是“物质、精神协同发展”,这种全息哲学科学思想 不仅在中医的望闻问切诊治疾患中展现其无尽魅力,而且也深入到先民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基于这种哲学思想泱泱炎黄文明才能延续超越五千年以上不曾中断。


    传统中医的治疗手段从来不会破坏机体的完整性,没有诸如“切除阑尾、肿瘤”等等大的创伤性手术。或许会有有情会说:因为我们先祖保守根本没有技术!此诚然乎?2000多年前张衡的地动仪、三国时候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唐朝时候国师一行的浑天仪......是否技术?我们智慧的先祖不发展技术缘深明:如果我发展技术,就意味着不断改变环境,改变环境就会破坏坏境的五行因素平衡系统,迟早人类会被环境反报复!试想2000年 前西方的各种早期文明几乎都仅剩残埂断壁,那个时候的西方人在干什么?或许说“茹毛饮血”有点严重,但也差不多。如果我们先祖不断发展技术,今天西方人给 我们系鞋带可能都会嫌其愚笨。然如果我们先祖发展了技术,炎黄文明大约也已经不存在了,缘“天人关系”的彻底破坏。这是脑子进水或者缩水的企图将先祖智慧 批判为“伪科学”的那些有情的智商和逻辑所不能认知的。


    东方哲学是物质、精神完美结合的逻辑严谨完善的全息哲学思想体系,是纯粹唯物实证、唯心主义哲学不能望其项背的。现代实证主义的唯物思想如果不结合经精神因素就是彻头彻尾的教条主义。在教条主义泛滥的任何人类历史时期都会只有一种现象: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



     

    上一条:《黄帝内经》简牍与全息养生(41)         下一条:佛子问答

    评论: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全部评价

      尚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