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圆阿奢黎
  • 《黄帝内经》简牍与全息养生(49)

    时间:2014/10/12 浏览次数:1646 作者:真圆阿奢黎 点赞:306


     

    脉解篇第四十九


    唐密传灯真圆阿奢黎 

     

    太阳所谓肿腰椎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椎痛也。病偏虚为跛者,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所谓偏虚 者,冬寒颇有不足者,故偏虚为跛也。所谓强上引背者,阳气大上而争,故强上也。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所谓甚则狂巅疾者,阳尽在上,而 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巅疾也。所谓浮为聋者,皆在气也。所谓入中为喑者,阳盛已衰故为瘖也。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


    少阳所谓心胁痛者,言少阳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九月阳气尽而阴气盛,故心胁痛也。所谓不可反侧者,阴气藏物也,物藏则不动,故不可反侧也。所谓甚则跃者,九月万物尽衰,草木毕落而堕。则气去阳而之阴,气盛而阳之下长,故谓跃。


    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也。所谓胫肿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阳之阴也,阳者,衰于五月,而一阴气上, 与阳始争。故胫肿而股不收也。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脏腑间,故为水也。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脏腑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所谓欲独闭户牖而处者,阴阳相薄也,阳尽而阴盛,故欲独 闭户牖而居。所谓病至则欲乘高而歌,弃衣而走者,阴阳复争,而外并于阳,故使之弃衣而走也。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 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太阴所谓病胀者,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故曰病胀;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也。所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也。所谓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者,十二月阴气下衰,而阳气且出,故曰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也。少阴所谓腰痛者,少阴者,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伤, 故腰痛也。所谓呕咳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咳上气喘也。所谓色色不能久立久坐,起则目眩眩无所见者,万物阴阳不定未有主也。秋气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杀万物,阴阳内夺,故目眩眩无 所见也。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所谓恐如人将搏之者,秋气万物未有毕去,阴气少,阳气入,阴阳相薄,故恐也。所谓恶闻食臭者,胃无气,故恶闻食臭也。所谓面黑如地色者,秋气内夺,故变于色也。所谓咳则有血者,阳脉伤也,阳气未盛于 上而脉满,满则咳,故血见于鼻也。


    厥阴所谓癫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故曰癫疝少腹肿也。所谓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一振,荣华万物,一俯而不仰也。


    所谓颓癃疝肤胀者,曰阴亦盛而脉胀不通,故曰颓癃疝也。所谓甚则嗌干热中者,阴阳相薄而热,故嗌干也。


    译文:


    太阳经引起的浮肿和腰椎疼痛征候,缘正月属太阳,月建为寅(木),阳气始发,阴气仍然强盛,太阳经未与始发阳气相应,阴气盛阳气弱故而表现出浮肿和腰椎疼痛。疾患一侧阳气虚跛足,是因正月阳气解冻地气(寒阴),受地气阴寒的影响,阳气不足,若阳气偏虚于一侧,则发生跛足的征候。颈项强急而牵引背部,是因阳 气剧烈上升而争引,所以发生颈项强急。出现耳鸣征候,是因阳气过盛,如万物茂盛,盛阳循经上逆,故出现耳鸣。阳气亢盛引发狂癫,是因阳气尽聚于头部,阴气在下,下虚上实,所以发生狂癫。耳聋征候,缘阴气升而致阴阳气机失调,故不能闻听。入中行房不能言语,缘阳精耗竭阴阳不济所以失语。肾精损耗过度而麻痹(厥虚),则会发为喑俳(喑哑不能语,四肢瘫痪),厥虚缘少阴经气血未至。


    少阳经引发的心胁痛征候,少阳指阳气盛,代表心脏,九月月建为戌,乃阳(火)之墓,阳气尽收,阴气始盛,少阴经阴阳不谐导致心胁疼痛。不能侧身而卧,缘阴气盛藏纳万物,藏纳则不能动(阳动阴静,少阳经阳气收敛阴气盛)。跳跃征候,缘九月万物都已经衰败,草木枯叶完全掉落。人体气血阳衰,阴气上升,阳气下降 于两足,故易发生跳跃征候。


    阳明经引起的瑟瑟发抖,缘阳明为午火,五月月建午火,阳气盛若遇阴气,就会瑟瑟寒战。足胫浮肿而大腿伸缩不自如,是因五月阳盛极而阴始生,阳气始衰于五月,一阴上升,与阳气相争,故足胫浮肿大腿伸缩不自如。喘息水肿征候,是阴气自下而上,居于脏腑之间,水气不化,故为水肿,上逆肺脏,故喘息。胸痛气短征 候,也因水气停留于脏腑之间,水性阴,停留于脏腑,上逆心肺,故胸痛气短。厥逆征候,不喜见人和火光,听到木头敲击声音则惊惶不安,由于阳气与阴气相争, 水火相斗(肾心不和),故惊惶不安。独自闷在暗室征候,缘阴阳二气相搏,阳气衰竭阴气强盛,故畏风怕寒,故关闭窗户独处。发病时喜欢登高歌唱弃衣奔走,缘阴阳在内相争,阳气于体内上升故喜欢登高歌唱,外部又感受阳气,故弃衣奔走。客于孙脉则头痛、鼻塞和腹部肿胀征候,是因阳明经的邪气上逆于本经头部的细小络脉,故出现头痛鼻塞的征候,又与足太阴脾经孙络相涉,故出现腹部肿胀征候。


    太阴经脉引起病腹胀征候,缘太阴对应于至阴子即十一月月建,此时阴气最盛,万物皆闭藏于中,阴邪循经入腹,所以发生腹肿征候。上达于心脏引起嗳气征候,缘阴 盛上逆交涉阳明经,手阳明心包经络于心脏,故显嗳气征候。进食呕吐征候,缘脾脏运化胃中食物无力,故显呕吐征候。大便、放屁感觉病情减退,缘十二月阴气 始衰,阳气初生,阴下阳生使腹中郁胀,大便、放屁后感觉一下子轻松很多。


    少阴经引起的腰痛征候,足少阴肾经对应于十月,十月阴气初生,阳气被抑制,故出现腰痛征候。出现呕吐、咳嗽、气喘征候,缘阴气降于下,阳气浮于上,上浮之阳 气致使呕吐、咳嗽、气喘息征候。身体衰弱不能久立久坐,起则眼花缭乱视物不清,秋初阴阳交替 无定,微霜下万物受肃杀志气而退藏,人体阴阳之气内争,故不能久立久坐,乍起则两目视物不清。气短善怒,缘阳气不得主张,致使阳气郁滞在内,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故易怒,易怒名煎厥(内热消烁阴液而动气、昏厥)。恐惧不安担心被捉拿,乃因秋天万物尚未尽衰,人体阴气少,阳气入,阴阳交争,扰动肾经,故恐惧被捉拿。厌恶食物味道,是因胃气虚弱,故不欲进食而厌恶食物味道。面色发土黑色,因秋天肃杀之气耗散内脏气血精华,故面色发黑。咳嗽带血,是阳脉损伤,阳气未盛(余威)于上,上部脉满故咳嗽,血见于鼻。


    厥阴经脉引起的癫疝(阴囊肿大),及妇女少腹肿,是因厥阴应于三月,月建在辰,三月阳气方长,阴气尚存,阴邪积聚内中,故发癫疝及妇女少腹肿征候。腰脊痛俯仰不便,因三月阳气盛发,万物荣华滋茂,屈伸僵硬故腰脊疼痛俯仰不便。颓癃疝(少腹胀痛、阴器肿、小便不通)、皮肤水肿,是因为阴邪旺盛,致厥阴脉胀塞不 畅,故发生前阴肿痛、小便不利以及肤胀征候。病情剧烈咽干内热中,缘三月阴阳相争而阳气胜而致热(循厥阴肝经上逆),故咽喉干燥。


    点评:


    先祖们非常重视寒暑节气(阴阳)对于身体的影响,应对这种影响不是简单地加减衣裳,而是全身心地考量,就机体而言,体现在十二经脉应对“外邪——风湿寒” 阴阳盛衰转化时身体可能出现的全部问题,并提前于衣食住行中加以应对。这种哲学理念与其说是诊治疾患,毋宁说是人类和环境相互之间的全息养生。


    这种全息的哲学科学观不仅体现在中医的望闻问切诊治疾患上,更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饮茶、饮食等等无不体现这样的阴阳平衡全息养生的智慧思维理念,于是乎就逐渐积淀并形成了具有养生特色的饮食、建筑、堪舆等等传统文化。


    不仅全息考量四时节气、环境对于人体的影响,人们在对待生活环境时亦是如此,所以我们的先祖不会“自作聪明”地在河流上筑起一条堤坝,不会任意砍伐树木, 不会胡乱开采山石和地下资源,这一切都是基于大自然是有灵性的,和人体机理相似。而现代科学一经发展就无不疯狂地破坏环境本身的生态平衡,结果便是人类群体生存环境的不养生。如果将我们生存的环境类比为我们的身体,各种自然的、人为的灾害是否如同我们身体四时节气五行不相适应而表现出来的各种疾患?!

     

     
    上一条:《黄帝内经》简牍与全息养生(48)         下一条:佛子问答

    评论: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全部评价

      尚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