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圆阿奢黎
  • 《心经》简牍

    时间:2014/8/11 浏览次数:6052 作者:真圆阿奢黎 点赞:783




    《心经》简牍


    同一部梵文经典,在不同的时代经不同译经大师翻译的版本于《大正藏》中收集有八个,分别为: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宋 施护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姚秦 鸠摩罗什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 玄奘译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 法月重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 般若共利言等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 智慧轮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 法成译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宋施护译。


           译本不同,仅是译经大师们的遣词造句有别,所翻译之《心经》虽文字相殊,其表达的般若理趣无二无别。在这些译本中以玄奘大师的译本流传最广。


    《心经》诚为七百多卷《上中下品般若》之核心,看似最为简短,实际包涵的理趣相当深奥,设若发挥开来便是洋洋洒洒七百多卷《般若》全部,设若用一部经典具象化概括则非《般若理趣经》莫属,故而在佛乘密法,将《心经》和《般若理趣经》作为必修经典、入门基石。


    由于《心经》的理趣深广如海,故而在传入中土至今的一千三百年间,被各个时代诸多大师们演绎阐释过,见仁见智精彩纷呈。


    佛法是指导有情生活学习工作的,如果佛法的修行离开衣食住行,便如海市唇楼而不切实际了。故三昧禅观不仅在坐禅当时,而应该普及于生活中的一切方面。


    这篇简牍也仅仅是自身修行实践中的皮毛之识,非为究竟,权作抛砖引玉之参考。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 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 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短短三百字不到,以正常语速读诵一遍二分钟足矣,然究其理趣识其智慧沐其光明可能穷我们一生时间也未足矣。


    于七百多卷般若部类经典中,如来及诸多大菩萨摩诃萨分别演说了般若修证的因缘及理趣,而《心经》则以观音菩萨之大愿悲行作为一切菩提萨埵之典范而演畅。


    “观自在菩萨” 为一切诸佛之导师,恒常三世倒驾慈航闻声救济一切有情,身形无处不在,无处不住,犹若虚空无有涯际,触之不可得,观之无形相,然无时不刻不在有情身心之 中。若行者发大菩提心悲心殷重誓愿弘广,当下即是“观自在菩萨”,更能于生活实践中不断大慈大悲之胜愿勤行,便能时时与观自在菩萨“合气相应”。


    对于佛乘行者而言,《心经》乃是教誡三密瑜伽相应之法门,自始至终若能与观自在菩萨身口意合气相应便能证入大空三昧。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是精进义,是行如来事业,是羯磨,是利益无量众生的六度万行。“深”是寂静、不动、悠远,是通达三千大千世界的慈悲和光明。“般若波罗蜜多”是出离生死轮回到达不生不灭涅槃的智慧津渡、舟楫。“时”者不仅言当下,始于过去,延续至今,达于未来,无时暂歇,无有起点亦无终点,如环无端,亘古常尔。缘观音菩萨时刻“存在”于我们身心所处的物质宇宙与精神宇宙中,行者菩提心念动,则得与观自在菩萨合气相应;反之行者缠缚外缘被烦恼所转,便不得与观音菩萨合气相应,不复开悟此般若波罗蜜多智慧。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是大禅定、大三昧。行者能于坐禅、读经、修法中时刻念念相续于四无量心则是小禅定、小三昧,持之以恒方能渐渐体解“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之寂静、光明、身心与寰宇浑然一体无别无二之大禅定大三昧耶,更能于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时时事事处处行十善道,即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之大禅定,此深般若波罗密中复涵纳其余五种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智慧。若非然者,仅仅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的枯燥宴坐或者徒有其名的“假修”而已。


    缘般若是一切如来出生之本源,故曰般若佛母。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门即是清净法身成就之必由,一切菩萨乘此到于如来地,故可谓密法行人重中之重。


    “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者五阴之谓,乃色、受、想、行、识未达清净未转化为智慧的烦恼状态,或言无明之根本,亦是六道轮回之缰索。“照见”必言智慧光明,属如来五眼之 “见”,非凡夫肉眼所缘。若无自性光明,何来“所照”,更“照”何物?一切有情如来藏一致无二,开显则光明自照照他,未开显则暗昧自迷迷他。“五蕴”若化转烦恼为菩提,便不复有障盖缠缚心性,是时如来藏开显,本具法性如来大日显现光明,是以能“照见”“五蕴皆空”。


    此句亦是开释“阿”字门义,“阿”字出生一切文字,出生一切诸法,出生一切波罗蜜多,故亦是般若佛母,亦是一切如来转法轮之金刚菩提座。“阿”字亦是“空”义,“阿”字所表实相义则是“无生无灭”,具象描述“如环无端,无有穷尽”。


    此大禅定空境并非真空,而是智慧光明无有暗昧无明之遮。行者禅观可以体味小空境,若能将“五蕴”作为利生工具,亦即“色受想行识”以利益有情为根本,即是大空境,即是智慧光明空性。若身口意无利益有情,即便短暂禅观体解小空性,也不可能达于观自在菩萨的大空性,缘何?不得“相应合气”故。于生活中落实六度万行便是与“阿”字实相义相应之羯磨。行者明此理趣,便能身口意契入与“地水火风空识”六大之“合气相应”中道。


    色蕴泛指有形的物质,眼、耳、鼻、舌、身乃五蕴的根本,色、声、香、味、触乃五蕴之外延;受蕴乃缘五根——眼、耳、鼻、舌、身和五境——色、声、香、味、触所引起的感受;想蕴简单理解即心理活动;行蕴即举手投足之业;识蕴简言之认知和成识。于衣食住行中,善用五蕴即是六度万行之大羯磨事业,不善用乃至受其缠缚则是一切苦厄之根源。


    五蕴之本质乃是诠释“鍐”字门义,“鍐”字有“清净、言说”义,“五蕴空”即是“鍐”字“非染非净、不可言说义”。五蕴缠缚即是“染、可言说”,五蕴转化为般若波罗蜜多即是“净、不可言说”。


    “度一切苦厄”, “度”者拔除、转化,“苦厄”者一切灾难、疾病、非横、挫折、烦恼之谓。观音菩萨是一切如来之导师,是大医王,可以医治有情一切身心疾患。何以故?缘观自在菩萨身口意一如利益有情,是以起心动念举手投足言语音声悉皆达于光明智慧之境,惟有大智慧能祛除一切烦恼,大慈悲能救济一切灾难,大菩提心能解一切非横之故。“色空不二”,慈悲健康的“空”——精神信念,便能转化病态的“色”——非正常物质状态。利益一切有情的大空性光明必然能“度”一切“色”之“苦 厄”。归根结底亦是身口意三业的智慧妙用,不善用便是“苦厄”,善用便能安泰光明。水分子结晶的因缘已经非常明了地说明了这个道理。人类的疾病、灾难、战 争等“天灾人祸”无不是人类自身身口意三恶业之精神信息能量的消极物质化必然结果。故而惟有十善道方能“度”一切“苦厄”!


    “苦厄”即是“垢”,是以此句诠释“嚂”字门之“焚烧义”,苦厄尽即是“尘垢不可得义”。


    “舍利子”, 即释迦牟尼智慧第一的大弟子舍利弗,以持戒多闻,敏捷智慧,善讲佛法而闻名。此处则为观自在菩萨的应身,也是坐禅修法中行者自身。深入体解“舍利子”更言 “戒定慧”,于佛乘瑜伽中戒定慧亦是空,然于护摩行法尤其内护摩中,行者则须力行戒定慧,惟有戒定慧行者方能真正开发本具智慧并达身心清净无染。


    以下经文涉及四圣即缘觉、声闻、菩萨、佛之道。所谓四圣者,《释摩诃衍论》卷一云“众有四种,云何为四?一者一切如来众,二者一切菩萨众,三者一切声闻众,四者一切缘觉众。”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者直观体解即是一切宇宙万象,或言一切有形物质;“空”者即是精神,与物质对应之事物的另一方面。宇宙无非物质与精神二者作用的结果,依照哲学的基本逻辑、物质精神的辩证关系,物质与精神互相依存、影响乃至于互相转化。故而“物质”可以转换为“精神”,精神可以转化为“物质”,此即“色空不二”之真 谛,行者于禅观中可以很直接感受此理趣,然于现实生活中,不明白“善言、善心、善行招善果报;恶口、恶心、恶行招恶果报”之理亦是枉然。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同理,受不异空,空不异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空不异行,行不异空;空不异识,识不异空。于大禅定、大三昧耶中,五尘消停,五根寂静,是以五蕴停息。此即《金刚界》所云之“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舍利子”,于此处,行者观念自身心为舍利弗,于日常中行戒定慧,方能于禅观中入于此深三昧境界,于精进行止中体会大禅定。设非尔者,亦是境中观花,身外参禅。


    “是诸法空相”, 法是途径,是津渡,是到达彼岸的舟楫。诸法虽可言表,然悉皆因缘所生,究其自性,皆属空性。诸佛如来已达涅槃彼岸,故有《金刚经》所云“法尚应舍何况非 法”。然在行者修行过程中,却必须是有法可依,设若无法可依,岂不盲人摸象?于三昧耶境中,诸法如幻如阳炎如旋火轮如泡沫如梦如幻。在觉者,诸法空相,在行者则诸法实相。于三昧耶境中,行者与本尊三密相应,是以诸法空相。


    以上则是诠释“晗”字门之“因业不可得义”。“晗”字有“因缘、因业、因果义”,于空性中道义中一切因缘因业悉不可见不可得。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法无自性,因缘而生,是以无生灭,非因缘无生灭,实乃法之空性无生灭。


    宇宙无论是“奇点”,抑或现在的宇宙,实相表现有大小,本性则无大小。“奇点”可纳尽宇宙,“奇点”可延伸成宇宙,在运动过程中的表象仅仅是缘生缘灭的示现。设若“宇宙压缩为“奇点”,宇宙万有悉皆全息等容压缩,故而有情处身“宇宙”中与“奇点”中无有差别。


    “垢净”亦是因缘显现,在有情心地之“垢净”显现法之“垢净”。在觉者,法无“垢净”,在行者则法显“垢净”之因缘。“色空不二”,故物质精神不二,此处有增,他处必减,守恒如一乃宇宙本然规律,是以“不增不减”。


    诸法于理无生灭,然于事缘有生灭,缘行者菩提心有生灭;诸法于理无垢净,然于事行有垢净,缘行者福德智慧有垢净;诸法于理无增减,然于事果有增减,缘行者行法有增减。


    正如龙智菩萨《中论》偈云“不生亦不灭,不断亦不常,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渐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道义,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心经》此处所宣正大禅定之中道理趣。


    “是故空中无色”, 《金刚经》云“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 ‘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世界是物质精神一合相的世界,物质、精神不可分割,故而“一 合相”,延伸体解则“空、色一合相”,若“空”实有者则是一合相,若“色”实有者亦是一合相,二者不可分割是以“不可说”。是故行者于禅定中不执著于空, 亦不执着于色,身心于空、色中无罣无碍,即是“天人合一”状态,亦是佛乘密法之“物我两忘”行者与本尊合气相应状态。大禅定、大三昧耶之“空”惟行者于寂静禅观中可体解。


    “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这里借用《道德经》名言“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行者拘泥“小我”,执着“我见”,不仅于现实生活中有“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之烦恼,纵然于禅定中也很难静寂杂思妄念。如经义直观延伸体解即是“空中无受,空中无想,空中无行,空中无识,空中无眼,空中无耳, 空中无鼻,空中无舌,空中无身,空中无意,空中无色,空中无声,空中无香,空中无味,空中无触,空中无法”,“空不异受,空不异想,空不异行,空不异识, 空不异眼,空不异耳,空不异鼻,空不异舌,空不异身,空不异意,空不异色,空不异声,空不异香,空不异味,空不异触,空不异法”。


    设若行者身心与宇宙全息等容,上面经文之义便豁然开朗。此即大禅定中的境界,亦是大菩提心之实相。故而佛乘密法有名句“如实知自心”,其义简解可用末学偈句概括:


    如如法界本寂静,实相般若岂常形;知了涅槃无生灭,自蕴萨婆若方真。心性净澈光明身,真言妙用游碧穹;法界消息毫端显,体圣体凡涵大同。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禅定中五根不动,五蕴消停,五根之缘境——“界”亦不复“存在”,是以无眼界、无耳界,无鼻界、无身界,识根、识蕴亦复如此。此时正空性光明显现之际。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有情之流转六道生死为“无明”,脱离轮回入于涅槃为“无明尽”,禅定空性光明中,无六道,是以亦无出离六道。


    此段乃阐述缘觉的十二因缘观,及超越二乘缘觉达于大乘之行法。


    十二因缘者:无明,谓烦恼障、烦恼道,一切烦恼之根本悉皆缘于“无明”即贪、嗔、痴等,并由烦恼而产生“行”即造作诸业之行;行即业障、业道,因造作诸业而 产生业识;缘于“识”而产生物质与精神现象之“名色”;名可体解为精神为心,色可体解为物质。缘于“名色”(物质与精神现象)而产生“六入”(眼、耳、 鼻、舌、身、意);缘于“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而产生“触”即外境接触;缘于“触”(外境接触)而产生“受”即苦、乐的感受;受,领纳前境好恶等事,从识至受,缘于“受”而产生“爱”(对境生爱欲);爱男女金银等事即对于财色名食睡之欲爱,缘于“爱”而产生“取”(追求造作);取,即见一切境 界生取著心,缘于“取”而产生“有”(业因完成);有,业已成就,缘于“有”而产生“生”(在受于身);生,未来受生事,缘于“生”而产生“老死”;老 死,有情业果成熟进入下一次轮回。
    现代气象物理学中的“蝴蝶效应”理论阐释的其实就是因缘法,只是“蝴蝶效应”的理论非十二因缘之理趣更完善究竟。


    蝴蝶效应原理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缘缘相 生),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归纳为:系统的一个微小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系统结果的巨大变化。


    打台球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道理:当系统的全部因素相同时,系统必然产生相同结果。然因为时间、用力、风向、球的摆放位置、出杆的角度等等无数因素之一发生变化,击球之后的结果便会产生无数排列。


    西方有首民谣: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究其实质不脱因缘法之范畴,在佛经中佛陀早就告诉我们这个世俗真谛,故有“佛陀感恩无明”之说。因缘法可以及于世间和出世间一切万象,及于“色空不二”,及于零等于无穷大,无穷大等于零。


    我们从出生到老死一切都是因缘法的必然显现。今天的我们就是缘于过去每一日乃至前世、前前世每一起心动念举手投足换言之身口意三业之果,故而无论今日我们如何,都是过去的一切善恶因缘使然的结果,是以有“欲知过去因,便看今身果”。


    比如我们向他人去年借了三百元钱,今年我们连本带利还清了并表达了感谢,似乎借贷之恩已经还清,其实不然。虽然仅仅是三百元的借贷,可以说是很微小的事件, 然因为三百元的借贷导致后来我们的一切变化都与三百元借贷行为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联系,这种影响必然及于将来的一切,从此角度,我们酬偿债务的感恩之心就应该是持续不断的,并非三百元连本带利还清就了事,这也正是祖训“滴水则当涌泉相报”的全息阐释。故而佛陀“感恩无名”,并言“众生为根茎枝叶菩萨如来为 花果”,没有众生何来菩萨诸佛如来?没有无明何来智慧?


    明白此理,今日的起心动念举手投足都决定了明天甚至来世的必然结果,哪怕微不足道的十恶业也会造成极大重罪,即使微不足道的十善业也会成就无尽功德。一句善言、一念善心、一丝善行都将使我们在证悟无上菩提的道路上前进一大步,反之一句恶语、一念恶心、一丝恶行都将使我们在六道泥淖中增加无数轮回!十善道之义大矣哉!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直到“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则是大乘行人超越十二因缘或言超越轮回的真如理趣。小乘、大乘和佛乘,换言之声闻、缘觉、菩萨、如来对于宇宙真相的认识非出于同一水平,出离之行相悬殊,惟有佛乘之认知达于究竟,出离之法门才最为彻底圆满。


    此段大三昧乃是三昧耶禅定中“宿命”智慧的体悟,从受胎到出生以至于老死,各个环节的因果,是一切有情轮回生死的回忆,而此一切悉皆虚假不实,并不断轮回。超然于其外,身心不再住着于善恶因缘的系缚,即是真实解脱之道。


    《释摩诃衍论》卷四云“清净契经中作如是说。文殊师利则白佛言,世尊无量劫中不惜身命,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圆满行因庄严性海,喜乐自在德用无碍。何因缘故作如是言,我有多恩尽未来际不能尽报?佛言我由无明,以之为质成正觉道,是故我说有极重恩,于尘劫中报恩不尽。以此义故,无明住地亦名报恩无尽住地故。”


    在小乘、二乘佛教中佛说四胜谛、十二因缘,一切烦恼苦难轮回之因皆悉无明之过恶,所以小乘、二乘行人皆言“断无明”,然于此大乘义中言“报无明恩”,正是密法的转烦恼为菩提之殊胜处。


    感恩心,不仅局限于四恩,广而言之对一切烦恼、忿怒、嫉妒、仇恨等持报恩之念,对六识六根六蕴报恩,换言之就是对“贪、嗔、痴”三毒亦报恩,乃至对于宇宙万象及一切精神信息体无论善恶皆报恩,即对“六大——地水火风空识”报恩。因为正是“贪嗔痴”三毒、无明使我们明白我们必须戒贪、忍辱、思慧。故“佛性解脱契经中作如是说,从无明种出觉知树,从觉知树出功德智慧华,从两轮华结法身解脱果。”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轮回之谓。如同宇宙由“奇点”开始,最归于“奇点”,“奇点”复再次爆炸成为新宇宙,如环无端周而复始,是即无生灭,即是物质、精神的不断交替转化,是即涅槃无余永恒之义。


    “无苦集灭道”,《法华经.譬喻品》云“佛昔于波罗柰,初转四谛轮。”释迦牟尼初转法轮说苦集灭道四谛。闻佛之声教而悟解得道,称为声闻,故而一切显教行佛子悉皆声闻乘人,以体解四圣道而得真实解脱。


    苦谛,苦即三界六道轮回生死烦恼之义,三途有漏之法皆苦,故佛经中说有无量众苦,概而论之曰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盛阴苦。集谛,所积聚聚的苦果之因,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由贪瞋痴等烦恼,造积善恶业因,从而感三界生死之苦果。灭谛,又名尽谛,灭谓灭二十五有,寂灭涅盘,尽三界结业烦恼,永无生死患累。道谛,道谓修戒定慧通向涅盘之道亦即“法门”,总有七科:一、四念处,二、四正断或四正勤,三、四神足或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支或七菩提分,七、八正道。如此三十七菩提助道品法悉皆法门名相,惟行六度万行于一切羯磨事业,方是如法如仪之实践。


    “无苦集灭道”即是超越四圣谛,四圣谛不出二乘声闻之知见,与法身如来对自性眷属所宣说佛乘真如仍有天壤之别,亦非究竟智慧。“苦集灭道”在声闻乘修行即是熄 灭各种欲念,断“无明”根本,而在佛乘则以“五欲”之乐大行菩提之道,故言“无苦集灭道”,然着“五欲”字眼相必入歧途,实质乃佛乘行者以“五欲”之乐利 益一切有情而非利己。非利己故,是以无有“五欲”。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此是大乘菩萨行相,正如释迦牟尼证道却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谓。字面体解“无智”即无智慧,贯通上文亦即“无无明”,缘无明乃智慧之本;“所得”即羯 磨行业,亦即“功德”,缘“无念无住无修无证”是以“无所得”,亦即不住于行相,所行非行之义。虽于大三昧中“无所得”,然于有情事业则“有所行”,是以有所得。于行者行六度精进则是功德之积累。


    宇宙的本然秩序和规律无有增减,无有生灭,证悟也罢混沌也罢亘古常尔!结合前面经文之义大致理趣乃是“放下”,放下五蕴,放下因缘,放下心念。


    以上经文则是诠释“欠”字门之“等空不可得义”。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菩提萨埵者,一切大菩提心大慈悲心大智慧行愿有情之谓,非仅特指某位菩萨,而是泛指一切菩萨摩诃萨。一切菩萨依于大智慧而得心清净,心清净是以无有烦恼, 无烦恼则无挂虑,无挂虑必无担忧即“无有恐怖”,六道轮回之颠倒梦想不复再现,最终达于不生不灭之彼岸。佛乘行者于生活中精进六波罗蜜,于禅定中熄灭微细烦恼,即是“依般若波罗密”,即是行于通达无余涅槃的道路上。“究竟”是彻底、明晰义,“究竟涅槃”即证得三世无障碍智,成就佛果之谓。
    弘法大师之偈“六大无碍常瑜伽,四种曼荼各不离,三密加持速疾显,重重帝网名即身,法然具足萨婆若,心数心王过刹尘,各具五智无际智,圆镜力故实觉智”即是行者精进于菩萨摩诃萨行。六大无碍即是“空”义,亦即行者与“地水火风空识”六大积极正向“合气相应”,换言之与物质宇宙精神宇宙合气相应,即是与本尊佛 菩萨明王合气相应,即是四种曼陀罗之如仪行法,合气相应便能获得精神宇宙精神信息能量的不断加持即是“三密相应”。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设若具象化体解,就是与物质宇宙全息“一合相”的精神宇宙,是以言其小不外“奇点”,言其伟涵纳宇宙,言其质究竟如一,不生不灭。是以经云“不依般若波罗蜜到于佛地者无有是处”即不依智慧之舟楫能通达萨般若智者无有可能,故言“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即是圆满法界体性智即是圆满萨般若智。“依般若波罗蜜多”就是依法将六大“地水火风空识”转化为五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及法界体性智。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大”者,无出其右者;“神”者喻不可思议;“咒”者总持义,持一切功德智慧。是以般若波罗蜜多具有巨大不可思议智慧功德,一切缘觉众依般若波罗蜜多而觉悟;“是大明咒”,“明”者,光明无碍之谓。般若波罗蜜多是巨大光明,一切声闻众因沐浴般若波罗蜜多光明而得解脱;“是无上咒”,“无上”最高、顶峰义。般若波罗蜜多是最高智慧功德,一切菩萨摩诃萨因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到于佛地;“是无等等咒”,“无等等”是圆满具足义。三世一切如来因般若波罗蜜多而具足圆满性海。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有情的一切遭遇悉皆自身身口意三业之果报,是以总持一切般若波罗蜜多智慧,便能守护身口意,行十善道,从而转化一切消极精神信息能量为积极健康之能量,一切苦难非横不复。


    全经可以胎藏界大日如来心真言“阿鍐嚂晗欠”来概括,“阿字诸法本不生不可得故,鍐字言说不可得;鍐字言说不可得故,嚂字尘垢不可得;嚂字尘垢不可得,晗字因业不可得;晗字因业不可得故,欠字等空不可得;欠字等空不可得故,晗字因业不可得;晗字因业不可得故,嚂字尘垢不可得;嚂字尘垢不可得故,鍐字言说不可得;鍐字言说不可得故,阿字诸法本不生。”是即大空的中道义。


    “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亦即“戒定慧”,菩提心乃誓证无上菩提成就佛果救济无量有情之宏大誓愿,即“戒”之本义;无大悲心则禅定不得中道, 无大悲心则利益有情无从言起,清净则不可得;方便法门基于行者心清净,亦是智慧的灵活运用。故《大日经》三句与《心经》之戒定慧一体无别。


    对应于五智,“照见五蕴皆空”则为大圆镜智;“度一切苦厄”则为平等性智;“色不异空……无智亦无得”则为妙观察智;“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究竟涅槃”为成所作智;“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为法界体性智。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大意是,同登彼岸共证菩提!然信愿行不具足,则是一句空洞的语言。


    《上品般若——结劝品》云“善现当知!由是理趣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威德殊胜,令诸菩萨速能引得一切智智。是故,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欲学六种波罗蜜多令速圆满,欲具通达诸佛境界,欲得诸佛自在神通,欲疾证得一切智智,欲能毕竟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应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应于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恭敬听闻、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如说修行、如理思惟甚深义趣、书写流布、为他解说,应以种种上妙花鬘、涂散等香、衣服、璎珞、宝幢、幡盖、伎乐、灯明,及余种种珍奇杂物,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所以者何?由此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是诸如来、应、正等觉真生养母,是诸菩萨摩诃萨众真轨范师,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咸共尊重恭敬赞叹,一切菩萨摩诃萨众无不供养精勤修学,是为如来真实教诫。”


    《心经》理趣深奥无比,非末学浅


    薄之简牍所能诠释,故作引玉之砖,祈愿方家慈悲为怀!


    真圆于辛卯夏闭关中心得
     

     

    上一条:暂无数据         下一条:佛子问答

    评论: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全部评价

      尚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