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圆阿奢黎
  • 《天地至道-合气-全息哲学科学》2

    时间:2021/11/20 浏览次数:457 作者:真圆阿奢黎 点赞:91



    第一章全息哲学观

     

    一、宇宙与生命的起源

     

    关于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至今令科学家们束手无策,更多的则是尝试从宗教中得到答案,比如《圣经》、《古兰经》等,然追根溯源《圣经》和《古兰经》大约同出一辙,并没有给出生命、宇宙起源之答案,只给出了上帝存在并创造了一切定论,显然这一定论存在很大瑕疵,缘其不能合理阐释人类对于宇宙和生命的疑惑。


    现代生物学理论试图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索生命的起源,以为简单的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碱基对而复合成的基因链和氨基酸的衍化组合就可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结构庞大复杂的生物体,并因此而产生各种理论假设,然可惜的是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理论可以合理阐释生命、宇宙起源(衍生的过程需要吧?必然需要,因为它是生命因果之缘),其中达尔文的进化论也曾经很辉煌地忽悠了刚从神权制度下解放出来的世界,然却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质疑


    现代科学研究的误区就是割裂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和偏颇的理论体系不可能给出实质性的生命、宇宙诞生的理论,未来也不可能给出一个合理理论,除非现代科学走出实证主义的的误区而结合进精神性因素。


    惟在佛法中,宇宙和生命起源得到了深刻阐释,这就是色空不二。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也正好诠释了佛法中色空不二的般若思想。现代科学理论由于其物质实证的局限性,故而宇宙大爆炸理论并非究竟。


    依照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是由奇点”——体积无穷小质量无穷大之爆炸而来,并由黑洞吸收再次压缩成奇点。至少这一理论说明了宇宙的起源好比圆环,无有始终。在一个圆环上,如果任何一点是起点,那么该点也必然是终点。再者结合物质、精神的矛盾统一体性,焉知如今人类生活在宇宙中抑或奇点中?缘一旦宇宙压缩,宇宙中的物质、精神同时被全息压缩,如此人类焉能感知压缩?故而宇宙无所谓起源也无所谓终点。


    奇点爆炸形成今天的宇宙并非无因的,而是宇宙的本然因果关系规律在起作用,同时宇宙的内在规定性便会依据物质、精神的相互转化规则而形成宇宙万象。故而,生命属于宇宙内在规定性的范畴,由奇点到宇宙,再由宇宙到奇点的循环往复中始终遵循着物质、精神守恒和转化的规律。既然宇宙是由奇点宇宙,再到奇点的循环往复过程,而生命孕育于宇宙之中,生命的生灭也必然顺应宇宙的生灭,故而生灭无所谓诞生亦无所谓死亡,只是随宇宙形态的循环变化而不断变化(奇点也可以理解为道家的混沌)。


    一个平面无限延伸或者无限压缩都将不再是平面,无限压缩的平面会成为一个,无限伸展的平面会成为一个无限的,如此一来,宇宙中便无所谓直线和平面,即使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向宇宙边际飞速而去的物体,其实可能正从人类的身后归来同理,广义宇宙中,无所谓平行线,因为根本没有直线。


    如此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悖论命题便有了答案:如果先有鸡,最后结束也必然是鸡,如果先有蛋最后结束也必然是蛋。鸡和蛋是平等的,正如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执着于谁决定谁最终便落入无有穷尽的悖论深渊。故而生命无所谓起源也无所谓终点比如人类,父亲的精子母亲的卵子结合为受精卵孕育一个新个体,如果父母是起点,父母也必然是终点,如果精子卵子是起点精子卵子也必然是终点。因为在一个圆环上任何一点如果作为起点,它必然也是终点。


    同理,灵魂也无所谓起源无所谓终点,因为灵魂属于精神,物质和精神是矛盾统一体,互相影响互相转化。正是因为可以互相转化,才有色空不二的绝对真理。


    因为物质与精神可以互相转化,故而物质依然守恒、能量依然守恒。在奇点中物质与精神全息压缩为,换言之物质与精神等同于奇点


    道家的哲学核心乃无中生有,有归于无,也正是与佛法色空不二全息一致的,《周易》和传统中医也是体现如此哲学观。


    宇宙的全息性就是整个宇宙可以从最微小的粒子得到阐释,其中纷纭万有也必然是全息的。认识宇宙和生命对于人类而言只要通过认识自身便能得到答案,这种认识就必须是物质精神的同时认识。因为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与宇宙同步,故而生命与宇宙全息,换言之生命的一个个体乃至一个细胞都与宇宙全息。而生命中宇宙生灭变化的记忆在何处呢?即是佛家的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八识——藏识(心理学中的人类集体潜意识仅仅触及末那识的皮毛而已),生命在六道中轮回变化的一切轨迹兜储存在末那识中。如果通过修行打开末那识,夙世轮回的过程便一露无疑。


    因为宇宙与生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这就涉及到了时间问题。什么是时间?


    时间是运动态的刻痕。理论上,静止态中,没有时间。比如挂在墙壁上的画就是静止态的,画中有时间吗?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在人类观察者而言即先有精子、卵子还是先有人?对于宇宙便是先有奇点还是先有宇宙。长久以来,哲学家们、科学家们前赴后继做出无数假设,还是未能令人信服地回答此问题,于是便谓之哲学悖论,只有在智者们尤其如爱因斯坦尝试用自然即是上帝时,这个问题对于现代观察者而言才出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然在佛教、道教的智慧中,这种悖论早在2000多年前已经不是悖论,因为生死链本来如同圆环或者如莫比乌斯环(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环。普通纸带环具有两个面(即双侧曲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两个面可以涂成不同的颜色。而莫比乌斯环这样的纸带只有一个面,一只小虫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


    如果真是悖论,便只能是世界观的偏狭而无能解释,因为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与当代人类认知理论的偏狭不能合理解释超自然现象如出一辙!


    发生于宇宙天地间的自然现象而不能合理阐释,逻辑上只有一个结论,即现代人类的认知理论或者世界观存在严重瑕疵!


    现代生物学家对此鸡蛋悖论釆取假定主义逻辑即假设先有蛋,同理就观察者人类等即假设先有精子、卵子。由此而形成的理论偏颇、教条何足怪哉!如果可以假设先有鸡,后有蛋,生物学理论该是另外一截然不同的一幅图像。


    在一个圆环上,何处是起点?何处是终点?是起点处必然是终点!犹如奇点到宇宙,再经黑洞奇点,本来乃一周而复始的运动,缘何奇点是宇宙的起点?在一个周而复始的宇宙运动形态中,黑洞乃其连续过程,何来黑洞边缘的谬论?


    同理,这个哲学悖论也可以如此表述即先有生还是先有死,生命之变化,乃是以灵魂——精神信息体为主线的不同表现形态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故无论假设先有鸡抑或先有蛋都不可能解决悖论,根本原因乃今天人类认知世界的世界观不全面而致!


    谬论的产生缘于诞生一词,所谓诞生便是本来没有的事物现在呈现为,于是乎就要琢磨如何的。而且人类的认知还固着于物质形态,却对精神形态木知木觉,更是要挖空心思地找到起点


    生命、宇宙的发生发展如环无端,元始返终,接受此论便无复悖论之苦恼!


    哲学的基本问题无不涉及物质与生命的起源,然纵观宗教、哲学及科学,惟佛家、道家之哲学思想及于物质与生命生、灭之本质,其余则要么神创论要么物质决定生命等等。


    佛家的不生不灭可以全息体解为无始无终,换言之既没起点亦没终点;道家的元始返终周而复始亦即无中生有,有归于无。佛道两家的哲学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仅在践行上分别为有为无为或言入世出世


    神创论是观察者不能解释某些存在而大而化之的学说,以便设定物质与生命由创世神所决定;物质决定生命则是认为世界及生命的本源衍生于物质。此二种论点的错谬就是物质、生命都存在诞生的源点,从而以”——唯心、物质”——唯物而逐次堆砌起物质、生命起源、发生、发展、变化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一性的怪论。


    借用物质精神的哲学概念,在佛家、道家思想中物质与精神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而且是不断相互转化的。从此意义上言,既无物质的起点亦无精神的起点,好比圆环无始无终。


    人类当今的观察者为了便于理解这种鸡与蛋的先后关系,人为地假设先有蛋,于是就有现代生物学的衍生及进化理论。然而仅是假设的先有蛋,而非生灭连续不断的真谛,故现代生物学理论实质乃虚假基础之上形成的似是而非的理论体系。


    如果当下的物质宇宙由奇点爆炸而来,宇宙中的一切包括观察者自身的物质构成都必然是奇点爆炸的产物,亦即宇宙诞生的瞬间生命原质亦同时诞生。然而奇点奇点之前亦是宇宙,所以所谓诞生其实是连续形态的表征变化,因为奇点是上一次宇宙坍塌形成的,连续态中不可能存在一个原点式的奇点,也不存在原点式的宇宙。这就是如环无端的连续形态的必然表现,而全部物质及观察者都属于奇点宇宙的内涵不能独立于这种连续态之外。故物质与生命无所谓诞生亦无所谓终结,在物质、生命圆环状的连续态上不存在开始结束!故假设先有鸡先有蛋无异于刻舟求剑。


    物质会湮灭,生命有生死。然湮灭是新物质的形成,死亡转化为新生命的诞生,于此意义上言即是不生不灭,改变的仅仅是外在形态!


    既然不生不灭,物质与精神的概念便只是连续态的狭隘区段之观察者人为的认知!二者一体异名,如此物质第一性抑或精神第一性的谎谬性就显而易见了。


    观察者太唯物便会藐视精神,反之太唯心则会漠视物质为幻象,即堕入佛家所谓边见而不解中道真谛!


    佛家的六道轮回理论可谓经典的生命形态转化或言生命生灭转化的真理!


    二、全息哲学内涵

     

    (一)概论

     

    全息哲学者,系统全部信息(因素)综合考量之哲学及逻辑思辩。


    于我们处身的宇宙中,没有任何因素可以独立存在,即无所谓孤立的系统、独立的因素,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表象上可能并无联系,实质上却无不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且受因果关系规律支配,并因此形成错综复杂的、连续态的现象,好比在动态系统中时间、空间永远是不曾中断的连续态


    哲学乃是探索、认知、阐释生命与宇宙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理论假设或经验总结而形成的世界观。


    系统中的全部因素可以人为地划分为物质性因素与精神性因素,即使最顶尖的量子物理学理论也逐渐涉及到精神抑或意识。当量子物理学家将物质之外的宇宙构成权宜地称为暗物质、暗能量的时候,已然与精神产生了某种必然联系,只是人们倾向于宇宙万物由物质构成的故有而偏颇观念,对于非物质只能勉为其难地谓之暗物质、暗能量


    佛家的般若智慧,圆融无碍地阐释了色空不二物质精神不一不异,道家的阴阳太极图也具象化了物质、精神的辩证关系,只是现代人们受物质实证主义哲学观的深重影响,欲在观念上转变实在是非常困难的。


    物质全息、精神全息、同时物质与精神之相互转化亦全息。全息并非属性相同,而是所涵纳的信息相同。物质之全息性如一个细胞携带生命的全部信息,又如一粒微尘涵纳三千大千世界换言之宇宙之全部信息;精神全息则表现为一个意念涵纳三千大千世界全部精神信息、一个灵魂涵纳全部精神生命的信息。物质与精神又相互转化,故而宇宙虚、实全息。


    物质与精神互相依存、影响、转化而成了西方两大哲学流派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共识,然此二哲学流派都未能从哲学逻辑上给出令人信服地阐述物质与精神相互转化之哲学观点,今人囫囵吞枣亦未曾尝试合理诠释


    唯以全息哲学为核心思想的道家之阴阳太极图、佛家的"色空不二、中医的经络理论阐述清楚了物质与精神相互转化的逻辑!


    此亦全息哲学所要从逻辑上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旦物质与精神相互转化的哲学逻辑明晰,人类的世界观将会有全面的、智慧的提升。

     

    (二)第一性乃谬论

     

    全息哲学之核心乃物质与精神及其相互关系,宇宙天地间的任何事物无外乎物质、精神,只是今人更注重物质而忽略了精神,于是乎拜物主义、拜金主义便大行其道,以至于精神偏废甚或沦落为精神乞丐,悲莫大焉!


    无论东方的释、道、儒哲学抑或西方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哲学无不以此二元为核心,然西方二哲学流派割裂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故而各自走向偏颇,于是物质实证抑或怪力乱神的精神两个极端产物,混乱了人类世界物质、精神的和谐关系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然而宇宙天地间任何一个独立系统中并不存在永远第一性的因素!如果不存在具有永远第一性因素的系统,二流派的弊端就显而已见了!假设物质永远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便对于精神具有生杀大权,精神存在与否就无意义,好比皇帝可以任意宰割治下黎庶;反之如果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便只能得出上帝创造万物的荒诞结论,上帝何必多此一举造此灾难深重的有情性命,万能的上帝岂非无聊至极?


    故而,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一性都不成立!


    正确的观点是,在此时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彼时则是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此时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彼时便是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诚如道家的阴阳太极图所揭示,阳为主时阴为辅,阴为主时阳为辅。天地间,任何系统无不如是!如果熟视无睹,便是彻头彻尾的愚痴教条了!


    偏颇的哲学思想必然导致偏颇的世界观,偏颇的世界观指导偏颇的行为,偏颇的行为导致行为者最终的毁灭。此正现代科技引领人类走向毁灭的逻辑和节奏!


    深入东方的释道儒哲学,则可以清楚地领略物质与精神兼顾的協同、平等发展关系之重要性

     

    (三)观察者的意义

     

    全息哲学以人类和全部有情(观察者)为本,观察者为人类在内的一切有情。正是观察者的觉知,宇宙万物才变得有了意义。设无有情即无观察者,空间有多少维度、时间究竟为何物、物质与精神等等夫有何意义?


    观察者中,人类处于物质生命链最顶端,故而全息哲学思想的展开亦是以人类为核心。然而,人类得以休养生息就必须仰仗生命链下端的全部有情,所以就必须全息地兼顾它们!人类又能感知其他精神生命,因此便顺理成章地衔接起了精神生命链。物质生命链与精神生命链在佛家即是六道轮回——人道、天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哲学思想所表达的内涵。


    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原则上通过六种途径,即眼、耳、鼻、舌、身、意,然而当下人类观察者受物质实证偏颇哲学思想的引导,只注重五官的感知,却对意识换言之精神感知漠然视之。即便是五官感知依旧存在诸多局限性,比如人类的视觉并不能感知紫外线、红外线,听觉亦不能感知超声波、低声波。尽管借助科学技术手段,人类的觉知能力和范围大大提高,然毕竟只是囿于物质感知,对于精神感知,几乎是讳莫如深的话题。即使有些有情着迷于精神生命的发现,然多倾向于使用物质手段进行探测,这便有些刻舟求剑了!


    精神及精神生命不可物质实证,但并非不可觉知。如果不可觉知,谈论精神生命就无丝毫意义。对于精神生命觉知的途径不是物质实证而是人类自己的精神或者说心识

    所有的观察者共同处于同一物质、精神时空体系,因此便形成利益的关联,没有任何观察者可以独立存在!对于人类而言,其他的观察者无论物质的抑或精神的皆是人类存在的支柱!


    依据真圆台球规律推知:生命链下端的丝毫变化都会引起生命链上端天翻地覆的改变,对于人类而言平等感恩地对待生命链中的全部生命体就变得尤其重要!


    佛家言色空不二,道家言阴阳转化其他哲学流派言物质、精神,其实只是名相的不同,所表达的意思大体相同即对生命与宇宙的本源认知。色空也罢、阴阳也罢、物质精神也罢,表述的都是宇宙与生命发生发展变化中的矛盾核心,也是人类迄今各种世界观的逻辑主线。


    从逻辑上讲,既然存在物质生命链,理论上必然存在精神生命链;存在物质能量同理也应存在精神能量。归于终极,物质与精神实质不一不异,只是宇宙与生命表现形态的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的改变,观察者能否认知完全取决于其认知观(世界观)。


    当观察者的认知将物质与精神割裂,只偏重物质或者只偏重精神,无不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


    物质、物质生命处于物质时空,精神、精神生命逻辑上便对应有精神时空。前者俗谓阳间,后者俗谓阴间如地狱、天堂。然则宇宙一如,物质宇宙之外如果存在精神宇宙,好比我们自己的肉体之外还存在我们自己的灵魂一样不可理喻。于是唯有一合相哲学观,方不至于使观察者以为存在两个独立的时空体系(虚实时空体系)而堕于教条主义!


    一合相者,一合依照词面意思理解即是合一状态,故一合相即是合一相,即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状态成为一种状态的表述。《金刚经》中最为著名的当是其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其实《金刚经》中还有一段经文乃是表达佛法所体认的世界真相,即云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而凡夫之人贪着其事。而这段经文从逻辑上可以如此理解:面前有只杯子,它必然占据一个空间。现在将杯子拿走,杯子曾经占据的空间就不存在了,因为被空气填充了。现在假设,当拿走杯子以后,杯子曾经占据的空间未被空气填充,那么哪个空间是什么?是否应该是杯子形状的真空?理论上必然是!如果将这个真空理解为杯子的虚体或者精神可否?理论上也是可以的。然拿走杯子,哪个曾经的空间立刻被空气填充,根本没有真空存在,是否就意味着实体虚体的同时拿走?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一合相的意义就昭然了,即物质、精神一合相实体、虚体一合相所谓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此岂非不可说之妙?展开体解,即是色、空一合相有、无一合相阴阳一合相


    在迄今为止的哲学流派中,一直是唯物与唯心的较量,其分歧点就是究竟物质第一性抑或精神第一性?撇开其分歧点,两个哲学流派都承认:物质与精神为一对矛盾统一体,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转化,然二者如何转化这一根本问题在唯心与唯物哲学流派都未能从哲学逻辑上予以清楚阐释。


    而在东方哲学体系中,物质、精神的关系问题被完美的哲学逻辑所涵括即二者随时可以实现转化,于是便有先祖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具象化表达就是太极阴阳鱼,此时物质第一性,彼时精神第一性,在一个动态大系统中,不可能存在绝对的、永远的第一性因素。如果认为存在绝对的第一性因素就已经背离了真理,变成不折不扣的教条主义了,而教条主义与智慧完全背道而驰。


    假设物质、精神可以互相转化,换言之物质转化为精神抑或精神转化为物质,必须在理论上存在一个转化系统——临界状态,物质进入这个系统后出而成为精神,精神进入此系统出而成为物质


    如果不存在这样一个系统,那么唯物、唯心哲学流派所认为的物质与精神乃一对矛盾统一体,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就不能自圆其说。要从哲学逻辑上诠释这个问题就必须找到物质、精神的转化系统!


    然物质是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可重复的,精神不可观察、不可操作、不可测量、不可重复(精神不可物质实证性),如此物质、精神的转化系统就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物质的功能性或可测量性,精神的不可测量但可被觉知性(精神性)。


    满足这个系统条件的必须是既具备物质性又具备精神性,那么天地间何物适宜?所有观察者尤其是有情的人身是也!


    人体乃肉体与灵魂一合相之体,换言之物质与精神一合相体,那么从理论上物质和精神的相互转化在人体必然可以实现,符合临界系统条件的可以具体到传统中医的经络理论和古印度瑜伽的三脉七轮,因为此二者满足临界系统的物质、精神二相性。


    经络可以调节身体机能,风靡世界的穴位按摩、针灸已经证实了经络的物质功能,然在解剖学上找不到(不能物质实证)经络正是其精神性的表现。换言之人体的经络系统可以实现物质、精神的转换。设若不能转化,灵魂便与肉体处于分离状态,即生命机能停止的死亡状态。

    依照物质、精神的全息哲学理念,广袤的环宇中任何时空点都可能成为物质、精神转化的临界系统,在此临界系统呈现出来的现象,就必然是今天所谓的超自然现象


    宇宙中的现象不能用已知的理论解释就被归纳为超自然现象,充分说明解释这类现象的理论不完善!


    关于物质与精神的转化,实际上量子力学迟早会予以证明。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英国的希格斯博士,缘其希格斯玻色子理论假设。用最通俗的语言描述就是:没有质量的基本粒子经过希格斯玻色子旁边可以获得质量。没有质量的基本粒子是否可以理解为精神因子?如果理论逻辑上可以如此理解,那么还应该存在一个与希格斯玻色子对应的反希格斯玻色子,其意义乃是有质量的基本粒子经过反希格斯玻色子旁边会失去质量由希格斯玻色子和反希格斯玻色子组成的系统,理论上完全可以理解为物质、精神相互转化的临界系统,宇宙中的所谓暗物质、暗能量大约正是临界系统的某种状态。前些年匈牙利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伽马玻色子,其作用正好满足反希格斯玻色子的条件,亦即临界系统可以理解为希格斯玻色子伽马玻色子等组成的在宇宙间广泛存在的一个系统。届时,暗物质、暗能量等等物理学家对于宇宙构成的假设或许逐渐明朗化。


    临界系统假设被量子力学最终证实,那么物质、精神的转化至少从现代科学的顶尖研究领域获得证实,由此佛法的色空不二也会得到完美诠释。




    上一条:《天地至道-合气-全息哲学科学》1         下一条:《天地至道-合气-全息哲学科学》39

    评论: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全部评价

      尚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