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圆阿奢黎
  • 《天地至道-合气-全息哲学科学》22

    时间:2021/11/20 浏览次数:351 作者:真圆阿奢黎 点赞:104





    、六波罗蜜多的全息养生旨趣

     

    六波罗蜜多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大智度论——灭诤乱品》云以众生长夜贪诤故,菩萨悉舍内外物,安立众生于檀波罗蜜中。以众生长夜破戒故,菩萨悉舍内外法,安立众生于戒;以众生长夜斗诤故,菩萨悉舍内外法,安立众生于忍辱;以众生长夜懈怠故,菩萨悉舍内外法,安立众生于精进;以众生长夜乱心故,菩萨悉舍内外法,安立众生于禅;以众生长夜愚痴故,菩萨悉舍内外法,安立众生于般若波罗蜜。


    养生,顾名思义休养生息。者,生活、生命。就是通过衣食住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同时也对其他生命带来积极协同的提升。


    (一)布施的全息养生意义

    布施的梵语音译为檀那,即以菩提心之大慈悲心为本而施福利与人之义。布施在佛陀时代为世尊劝导居士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佛陀圆寂后的大乘佛法时代,布施成为六波罗蜜之一,其中增加了法施、无畏施的内容。布施简言之即施与他人身体支分、财物、体力、智慧等,是累积功德的一种行法。


    是分散、分布,是加惠于人。小乘佛法中布施之目的是为了破除个人吝啬与贪心以免除来世之贫困,大乘佛法则与大慈大悲之大菩提心义结合恩及于一切有情,实质一切众生皆可成佛,故而布施则是一种对将要成佛众生的供养


    《佛说分别布施经》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释种住处迦毗罗城尼拘陀树园,与苾刍众俱。尔时有一苾刍尼名摩诃波阇波提,持新氎衣来诣佛所,到佛所已顶礼佛足退住一面,即白佛言:世尊,此新氎衣我自手作奉上世尊,惟愿纳受,令我长夜得大利乐。尔时佛告摩诃波阇波提:汝可持此氎衣施诸大众,所获胜利同供养我等无有异。是时摩诃波阇波提苾刍尼,重白佛言:我本发心,唯为世尊故造此衣,愿佛纳受,令我长夜得大利乐,如是三复殷懃劝请。佛亦如是三复答言:但当平等施诸大众,所获胜利与我无异。


    这段经文中布施的供养意义非常明确。

    该经中世尊继续教诫云阿难有十四种较量布施,何等十四?一者于病苦人而行布施,二者于破戒人而行布施,三者于持戒人而行布施,四者于离染人而行布施,五者于须陀洹向而行布施,六者于须陀洹果而行布施,七者于斯陀含向而行布施,八者于斯陀含果而行布施,九者于阿那含向而行布施,十者于阿那含果而行布施,十一者于阿罗汉向而行布施,十二者于阿罗汉果而行布施,十三者于诸缘觉而行布施,十四者于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而行布施。阿难,汝今当知施病苦人获二倍福,施破戒人获百倍福,施持戒人获千倍福,施离染人获百千倍福,施须陀洹向获无量福,何况须陀洹果,施斯陀含向获无量福,何况斯陀含果,施阿那含向获无量福,何况阿那含果,施阿罗汉向获无量福,何况阿罗汉果,施诸缘觉获无量福,何况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如是名为较量十四种布施功德。


    故而种福田”“做功德”“慈善就因布施的对象不同而获得相差悬殊的福德。看到了贫穷、饥荒、灾难的现实,却没有省清今日之果的往昔恶因,便是超越了因果关系流于表象观察。故而相同布施若能依据因果关系层次而行,所获福德必然不同。依据此理,修法布施,亦会因为法师的自身智慧福德而产生相差悬殊的效果。


    众生平等是言一切有情佛性平等,然表相并非平等。故而有贤愚、夭寿、贫富、蹇之分。布施是供养,及于不同修行果位的有情积累的福德是完全不同的,此正表相不同之义。


    俗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既然能为而死,可见人类追求财富之欲望是多么强烈,而要使之将财富分散恩及于他人则是十分困难的事,故而在六波罗蜜中布施位在第一,一方面言其难,另一方面言其重要。


    布施的全息哲学意义就是供养。这里温习一下真圆台球规律的涵义,即系统今天的结果缘于系统过去一切因素的综合作用。我们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们,是缘于过去的每一天所遭遇的全部事件共同作用而成就,如果过去一个因素发生改变,今天的我们也就不再是我们,这就是台球规律的真谛。成就我们的今天缘于父母的生育、老师的教育、时代的影响、各种服务机构的影响、与各种各样人群的互动等,所以我们必须感恩一切。明白此理布施的全息哲学意义就非常明确了,实质是无尽感恩的修法,诚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谓也。表面看来是从我而出,恩及于众,实质则是我们为自己积累福德的必要途径。这里我们便能明了布施是与一切有情合气之道。


    《布施度无极章》云布施度无极者,厥则云何?慈育人物,悲愍群邪,喜贤成度,护济众生,跨天踰地润弘河海,布施众生,饥者食之,渴者饮之,寒衣热凉,疾济以药,车马舟舆,众宝名珍,妻子国土,索即惠之,犹太子须大拏,布施贫乏,若亲育子,父王屏逐,愍而不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九》云尔时,具寿舍利子蒙佛再三殷懃命劝,承佛神力,先以布施波罗蜜多教诫教授诸菩萨摩诃萨言:若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应缘一切智智,以大悲为上首,修行布施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缘一切智智,大悲为上首,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则能摄受一切智智,疾证无上正等菩提。复次,诸菩萨摩诃萨宁以无记心行于布施或不行施,终不以回向二乘地心而行布施。何以故?诸菩萨摩诃萨应怖声闻、独觉地故。


    是以在生活中人们有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无钱无力的出祝福的吆喝


    别人发生灾难,予以赈济支持同情是布施;

    别人疾病,慰问关心是布施;

    别人升迁,恭贺是布施;

    别人挫折,援手是布施;

    别人饥渴,予以食水是布施;

    别人嗔恨,予以宽慰喜悦是布施;

    别人高兴,随喜是布施;

    别人成功,赞叹是布施;

    别人愚痴,教诫是布施;

    别人杀生,劝止是布施;

    别人邪淫,止邪淫是布施;

    别人饮酒,劝歇是布施;

    别人恶口,忍辱感恩是布施;

    别人绮语,明理是布施;

    别人妄言,诚实是布施;

    别人两舌,实事求是是布施;

    别人贪心,知足常乐是布施

    如此等等布施之供养可以及于生活中的一切人、事、物。故而古贤圣言衣食住行中落实慈悲喜舍就是修行。能如此行,焉能不与身心内外一切有情和睦相亲


    佛乘密法修法前的香、饮食、灯烛供养就是行者布施供养本尊,而获得本尊慈悲加被。故《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九》云是故菩萨当证无上正等觉时,普于异生、声闻、独觉为最为胜、为尊为高、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无等无等等;般涅盘后,亦于有情有大恩德,能善养育一切有情,谓于如来窣堵波所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奉施种种上妙华鬘、涂散等香、衣服、璎珞、宝幢、幡盖、伎乐、灯明,由此因缘,彼有情类种植无量殊胜善根,或闻如来涅盘法要,精勤修学证般涅盘;若于如来窣堵波所,下至奉献一香一华,世尊记彼皆当离欲,多有毕竟得般涅盘。如是菩萨住菩萨位,于诸有情有大恩德,能善养育一切有情。证得无上正等觉时,亦于有情有大恩德,能善养育一切有情。般涅盘后,亦于有情有大恩德,能善养育一切有情。以诸菩萨常于有情有大恩德,能善养育一切有情故,于世间最尊、最胜,唯除诸佛无能及者……若菩萨摩诃萨欲能摄受无量福蕴,与诸有情作大饶益,疾能证得一切智智,常应不离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行布施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常不远离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便能摄受无量福蕴,疾证无上正等菩提,与诸有情作大饶益。何以故?满慈子!若诸菩萨常不远离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是诸菩萨剎那剎那功德善根渐渐增长,由斯疾证无上菩提,能尽未来利乐一切。是故菩萨欲与有情常作利益安乐事者,一切行中常勤修习方便善巧,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愿与有情作大饶益。


    念经、修法、讲法、放生、施饿鬼、回向等等都是布施。于一切布施中,真如智慧教化之法布施意义更为重要,故云一切施中,法施为最。由此可知,在佛法修行中,上师之恩德于佛子而言是何等重大。尤其佛乘密法三昧耶戒特别强调要尊师如佛,此其义也。

    布施是饶益有情,行者念念行行饶益有情得以成就如来应身果报,此其饶益有情戒成就如来应身之谓也。


    今生的富豪,乃缘于往世的布施,是福报使然,不仅仅是劳动所获。然若不加利用,多余的财富便有意无意地会造孽富人继续培养福报将多余的财富贡献于社会就是布施供养,是为后辈子孙培植福报和平安。福报、平安等等便是全息养生的世间目的。


    (二)持戒的全息养生意义

    个体行为善恶的判别通过道德标准,违法犯罪的判断依据法律准绳,对于佛法行者的修行则以戒律作为衡量标准。

    意义并不相同。


    是佛子学佛之初面对三宝所发的利益一切有情的誓愿则是为了更好实现利益有情誓愿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不能遵守誓愿是为破戒,违反行为规范是为背律。如果严格遵守一切行为准则但却不能利益有情,亦非护戒。故而守戒与否的判定标准乃是是否利益有情利生的根本,有情得利益,岂非行者与之全息合气,便是全息养生本义了。


    古圣贤云夫欲储净法,先涤身器;将越爱流,前鸠行檝。居其选也,特有戒焉。己身欲成就如来法身,就必须先灭除三业罪障,护持戒律方能清净三业。于红尘中欲做到清净自在,就必须以戒律为舟楫。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四》云若诸菩萨安住声闻、独觉作意,是名菩萨非所行处,若诸菩萨安住此处,应知是为菩萨犯戒。若诸菩萨行于非处,是诸菩萨决定不能摄受净戒波罗蜜多,若诸菩萨决定不能摄受净戒波罗蜜多,是诸菩萨舍本誓愿,若诸菩萨舍本誓愿,应知是为菩萨犯戒这里阐释的非常清楚,如果修行菩萨行仅仅着眼于声闻缘觉之小乘果位乃不能全息利生就是犯戒,因为弃舍本来的利益一切有情的宏大誓愿故。


    该经复云譬如王子应受父王所有教令,应学王子所应学法,谓诸王子皆应善学诸工巧处及事业处,所谓乘象、乘马、乘车,及善持御弓弩、排攢、刀矟、钩轮、奔走、跳踯、书印、算数、声因论等,及余种种工巧事业。若诸王子能勤习学如是等类顺益王法,虽受五欲种种嬉戏,而不为王之所诃责。如是菩萨勤求无上正等菩提,虽处居家受妙五欲种种嬉戏,而不违逆一切智智……若诸菩萨虽处居家,而受三归深信三宝,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诸菩萨虽复受用五欲乐具,而于菩萨所行净戒波罗蜜多常不远离,亦名真实持净戒者,亦名安住菩萨净戒。故而为求无上正等菩提,妙五欲种种嬉戏若能不悖利益有情的誓愿亦不违背一切智智。由此而知——利益誓愿是绝对的必要条件,——行为规范则是相对的辅助条件。


    持戒犯戒在接下来的经文中表述的更为明确若诸菩萨随所行施,一切回向无上菩提,与诸有情作大饶益,穷未来际无间无断,应知是为菩萨持戒。若诸菩萨随所护戒,一切回向无上菩提,与诸有情作大饶益,穷未来际无间无断,应知是为菩萨持戒。若诸菩萨虽经殑伽沙数大劫,修行净戒令得圆满,而不回向无上菩提,与诸有情作大饶益,穷未来际无间无断,是诸菩萨不能摄受菩萨净戒波罗蜜多,不能圆满菩萨净戒波罗蜜多。若诸菩萨虽经殑伽沙数大劫,修行净戒令得圆满,而心回向声闻、独觉,是诸菩萨不能摄受菩萨净戒波罗蜜多,不能圆满菩萨净戒波罗蜜多。若诸菩萨虽不受持二乘净戒,而不名为犯净戒者;若诸菩萨回向声闻或独觉地,虽多受持二乘净戒,而可名为犯净戒者

    佛乘密法的五弘誓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福智无边誓愿集,法门无边誓愿学,如来无边誓愿事,菩提无边誓愿证,故而其戒律就必须是利益无边众生、集积无量福德、奉事一切如来、修学一切善法、回向无上菩提,若不然则非护戒


    若能时时、事事、处处以利益有情为身、口、意之出发点,就是护持菩萨净戒。身口意三业以利益有情为本,则眼耳鼻舌身意之五识亦能利益有情,色声香味触法亦可利益有情。

    不杀生就是利益有情,不偷盗就是利益有情,不邪淫就是利益有情,不妄语就是利益有情,不饮酒而不坏行者身口意三业就是利益身心内外之有情。


    利益有情就是与有情合气,就是与十法界”“合气,就是与天、地、人三才合气,惟有合气方能乘势得益自宇宙万象,顺遂在一切言、行、思,成就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利益。天不假其便,则难得风调雨顺;地不假其利,则难五谷丰登;人不假其善,则难和睦安宁。


    就佛乘密法的修法仪轨,祈请、礼赞、三密相应、回向等无不是与本尊之合气道交,无不是对十法界有情的平等利益,故而皆是护戒


    佛由人中修成,故而应该珍惜这堪堪成就佛身的肉身,至于白骨观、臭皮囊观等仅仅是破执相之法门,设若抛弃臭皮囊那么又是哪个在学佛?成佛必须具备五明六通,五明具足就是明心见性,六通开显方是正等菩提。而护戒正关乎五明六通的开发,只有先自利才能再利人,不守护戒律不仅不能自利,何谈利人?


    护持戒律,行者身体的细胞、组织、器官之机能都能达到一个高效能状态,同时与身外环境中的一切有情能和睦合气,合气则能得一切法财、福德、智慧的增长。

    摄律仪戒成就如来报身,就是通过誓愿守护行为规范来更好地利益有情,即是大菩提心的贯彻始终,也是回向无上正等菩提之必由。

    简言之,身口意三业的利生便是护戒,而不利生、伤生均是破戒


    故而,持戒、守律均是全息养生。


    (三)忍辱的全息养生意义

    忍辱是行者对于消极言辞例如谩骂、讥讽、诽谤不予辩驳,对于挫折情境如被冷漠、忽视、仇恨不起嗔怨,对于伤害行为如绑缚、挟掳、囚禁、刑伤等不起报复念头的一种忍耐、宽容、感恩地开发智慧的修行方式,简言之就是行者对于眼、耳、鼻、舌、身、意之消极情境的安忍而成就戒定慧。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九——安忍波罗蜜多分》云若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于他有情种种诃骂、毁谤、言说应深忍受,不应发起忿恚恨心,应起慈悲报彼恩德。如是菩萨应于安忍波罗蜜多深心信乐,随所发起安忍之心,回向趣求一切智智,是菩萨摩诃萨能住安忍波罗蜜多。


    又,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于诸有情应修安忍,打不报打,骂不报骂,谤不报谤,瞋不报瞋,诃不报诃,忿不报忿,怒不报怒,害不报害,于诸恶事皆能忍受。何以故?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众恒不舍离一切智心,于诸有情欲饶益故。若诸菩萨摩诃萨众恒不舍离一切智心,于诸有情欲作饶益,假使身受百千矛攒,而无一念报害之心,于彼常生净信安忍。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第六》善男子!当知生死涅盘悉皆平等,以无分别,是名安忍波罗蜜多。复次,若有愚下狂乱众生来骂辱者,安忍受之。譬如醉象难可禁制,应以铁钩而调伏之。瞋心醉象亦复如是,以忍辱钩而制御之,令其调伏,名为安忍波罗蜜多。复次,若诸有情,为彼三十六俱胝天魔鬼神药叉罗剎而来侵害菩萨,唯将安忍波罗蜜多能破彼军,乃至八万四千烦恼怨贼欲摧伏者,亦以安忍而除灭之。非唯如是天魔大军烦恼怨贼,乃至极下微小怨贼,亦以安忍而调伏之。是名安忍波罗蜜多。


    现实生活中,人们很多时候将忍辱看做是阿Q精神,被认为是一种消极应对情境的措施,甚或嘲弄你打我左脸,我将右脸也给你打的滥觞论调亦充斥人们的观念里。持上述消极论点的有情,仅仅关心的是自我的价值和社会认可,并没有考虑从他人的角度来全面看待问题。设若明白有情的全息平等性,则便不会如此论之。缘菩萨行乃慈悲利益一切有情,此乃——誓愿之所必须,故而安忍乃为成全有情。


    行者遇到消极情景安忍不为所动,则身体的生理机能、心理机能不会有应激的忐忑,情绪也不会产生波动,行为、语言不会因为激动而失措,能忍则身体内部机能可以和谐,对外更能息事宁人,息事宁人便是与外环境的合气。俗言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大约此之谓也。在儒家传统文化观念中五伦五常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都包含有安忍的行为规则,故而无论释道儒三家哲学体系之区别如何,在做人之忍让方面具有相同的教誡,此岂非先祖的智慧使然!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忍则不能成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点评历史道孔子之忍饥,颜子之忍贫,闵子之忍寒,准阴之忍辱,张公之忍居,娄公之忍侮;古之为圣为贤,建功树业,立身处世,未有不得力于忍也。


    小不忍则乱大谋,此处之意义虽然不完全等同于佛教修行之,然在修行若不能,则利益有情之誓愿——必然难守,破戒在所难免,成就无上正等菩提则犹如黄粱美梦


    忍字心头一把刀,一方面言忍的难度,一方面言忍贵在。缘菩萨行乃利益一切有情为目的,故须为利益有情而为,若不利益有情则是愚忍,类似于因为胆怯而为胁迫的情势所屈服。


    此外对于财、色、名、食、睡的不动于心亦是安忍。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便言财、食乃养命根本,然若被财食所驱使,则成为财、食的奴仆。面对财富不为心动是忍,面对美色不起绮念是忍,面对名利不起执着是忍。如果修行人追逐功名利禄,便不能利益有情,就是破戒,成佛变成奢谈。

    不能忍,便会思革命革命字面意义就是杀生害命;

    不能忍,便会不守道德规范而违背人伦甚或触犯法律;

    不能忍不名,便会沽名钓誉;

    不能忍,便会大开杀戒荼毒他种有情性命;

    不能忍,便会贪着安逸而废道。

    据说古代大德寒山拾得曾经就安忍有非常精辟的诠释。

    一日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回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然从全息哲学角度言,上面的对话不应该是大觉悟者所言,更多像后人附会所言以劝诫世人。何以故?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乃是发生于我身上的,那么夙必然是我曾经所植,难不成我自留地里的杂草是别人所种?故而最佳最智慧的心态是感恩,因为遭遇如此正是酬偿夙债,而忍辱则有些不情不愿欠债不还的感觉。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虽未及感恩涉及全息真谛,但也没有错谬,然而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则有些等着幸灾乐祸看热闹的非慈悲、非菩萨心态了。或许从菩萨行角度看偈末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并非最后看笑话的意思,实则是警示人们施恶者过犹不及的果报。

     

    丰干菩萨偈云:

    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密,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世人爱荣华,我不争场面;名利总成空,贪心无足厌。

    金银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古今多少人,那个活几千。

    这个逞英雄,那个做好汉,看看两发白,年年容颜变,

    日月像抛梭,光阴如射箭,不久病来侵,低头暗嗟叹,

    自想年少时,不把修行办,得病想回头,阎王无转限。

    马上放下手,回头未为晚;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

    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骂着也不觉,问着如哑汉,

    打着也不理,推着混身转,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脸面,

    几年儿女债,抛开不再见。好个争名利,转眼荒郊伴。

    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劝君即回头,单把修行干。

    做个大丈夫,一刀截两段;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


    丰干菩萨的偈子从始至终都体现了随遇而安少管闲事的智慧心态。


    俗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也是诠释忍辱,欲成就世间功名利禄,不忍辱则不可能成办,更遑论出世间利益。使得物质、精神关系更为合气,而修行之真谛乃是合气之道


    忍辱波罗蜜如果更名为了知夙因,感恩酬偿夙恶业报恩波罗蜜或许更为准确、智慧。



    上一条:《天地至道-合气-全息哲学科学》21         下一条:《天地至道-合气-全息哲学科学》39

    评论: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全部评价

      尚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