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圆阿奢黎
  • 六波罗蜜多旨趣与全息养生——持戒

    时间:2014/9/3 浏览次数:1447 作者:真圆阿奢黎 点赞:345

                                                      

                                                                                                   六波罗蜜多旨趣与全息养生——持戒

     

                                                                                                           唐密传灯真圆阿奢黎

     

    个体行为善恶的判别通过道德标准,违法犯罪的判断依据法律准绳,对于佛法行者的修行则以“戒律”作为衡量标准。违法犯罪由司法执法机关裁决惩戒,而触犯道德伦理则由执行因果关系铁律的“鬼神”裁决。不违法犯罪不触犯伦理道德就是养生。

     

    如果“戒”是符合因缘法之道的利生誓愿,“律”就是顺应因缘法之道的行为规则,即所谓“德”。故而持戒就是遵道守德!遵道是对系统秩序的维护和遵从,是合气大千万有的基础,守德是行为方式更为合气的途径,就世间利益而言,遵道守德结果必然是身心的适悦度之提升,故而是养生的。

     

    “戒”是佛子学佛之初面对三宝所发的“利益一切有情的誓愿”,“律”则是为了更好实现利益有情誓愿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不能承诺誓愿是为“破戒”,违反行为规范是为“背律”。如果严格遵守一切行为准则但却不能利益有情,亦非“护戒”。故而“守戒”与否的判定标准乃是“是否利益有情”。今天学人“戒”“律”不分,教条拘泥,以至于佛教修行中教条主义泛滥,美其名曰“护戒”,实质教条化作为使得佛法智慧的传播受到严重影响,加之经济利益的驱使,曾经殊胜庄严的道场如今多沦陷为聚敛财富的商场,这便是当前佛教的不养生。当潜规则渗透到社会各种行业时,佛教领域也未能幸免,当年龄和地位被社会作为僧侣修行程度时,证量和智慧已经失去意义。

     

    古圣贤云“夫欲储净法,先涤身器;将越爱流,前鸠行檝。居其选也,特有戒焉。”己身欲成就如来法身,就必须先灭除三业罪障,护持戒律方能清净三业。于红尘中欲做到清净自在,就必须以戒律为舟楫。延伸体解,欲于世间生活学习工作顺遂,就必须遵守一切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如此才能更好地生存于社会大环境中,才能实现养生利益。在家庭,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就是规矩,在单位上下有别尊卑有序就是规矩,在学校尊师重道就是规矩......这一切无不是为了世间养生,在佛家修行,更是为了出世间的养生!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四》云“若诸菩萨安住声闻、独觉作意,是名菩萨非所行处,若诸菩萨安住此处,应知是为菩萨犯戒。若诸菩萨行于非处,是诸菩萨决定不能摄受净戒波罗蜜多,若诸菩萨决定不能摄受净戒波罗蜜多,是诸菩萨舍本誓愿,若诸菩萨舍本誓愿,应知是为菩萨犯戒。”这里阐释的非常清楚,如果修行菩萨行仅仅着眼于声闻缘觉之小乘果位就是犯戒,因为弃舍本来的利益一切有情的宏大誓愿故。世间之人之背信弃义就是放弃对于诺言的遵守,从人际关系角度言肯定是不养生的,佛徒不能遵守利益有情的誓愿就是出世间的不养生。不能发大菩提心,从佛乘佛法的角度言也是破戒,即出世间利益的障碍。

     

    该经复云“譬如王子应受父王所有教令,应学王子所应学法,谓诸王子皆应善学诸工巧处及事业处,所谓乘象、乘马、乘车,及善持御弓弩、排攢、刀矟、钩轮、奔走、跳踯、书印、算数、声因论等,及余种种工巧事业。若诸王子能勤习学如是等类顺益王法,虽受五欲种种嬉戏,而不为王之所诃责。如是菩萨勤求无上正等菩提,虽处居家受妙五欲种种嬉戏,而不违逆一切智智……若诸菩萨虽处居家,而受三归深信三宝,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诸菩萨虽复受用五欲乐具,而于菩萨所行净戒波罗蜜多常不远离,亦名真实持净戒者,亦名安住菩萨净戒。”故而为求无上正等菩提,“妙五欲种种嬉戏”若能不悖“利益有情的誓愿”亦不违背“一切智智”。由此而知“戒——利益誓愿”是绝对的必要条件,“律——行为规范”则是相对的辅助条件。

     

    世间百工技艺都可修习用以利生,在佛法修行中谓之“工巧明”。然众生欲念深重,一旦技艺出名,便会狭技天下而成为名声、财富的奴仆,心态便不养生了。脱不出名缰利锁,身心便会因名利而疲惫,养生堪忧。财色名食睡可养生亦可损生,关键取决于我们如何处理自利利人关系。

     

    “持戒”与“犯戒”在接下来的经文中表述的更为明确“若诸菩萨随所行施,一切回向无上菩提,与诸有情作大饶益,穷未来际无间无断,应知是为菩萨持戒。若诸菩萨随所护戒,一切回向无上菩提,与诸有情作大饶益,穷未来际无间无断,应知是为菩萨持戒。若诸菩萨虽经殑伽沙数大劫,修行净戒令得圆满,而不回向无上菩提,与诸有情作大饶益,穷未来际无间无断,是诸菩萨不能摄受菩萨净戒波罗蜜多,不能圆满菩萨净戒波罗蜜多。若诸菩萨虽经殑伽沙数大劫,修行净戒令得圆满,而心回向声闻、独觉,是诸菩萨不能摄受菩萨净戒波罗蜜多,不能圆满菩萨净戒波罗蜜多。若诸菩萨虽不受持二乘净戒,而不名为犯净戒者;若诸菩萨回向声闻或独觉地,虽多受持二乘净戒,而可名为犯净戒者。”

     

    现今行者如果不从根本上体解“戒”“律”,谈论守护戒律几乎都是不着边际的,如果仅仅为了自利而学佛即非发大菩提心,无大菩提心而言利他就是一句空话,那么所谓守护戒律也就是“循规蹈矩”的作秀了。自利利他才是全息养生,世间养生利益和出世间养生利益才能双赢。所以在佛教修行尤其是大乘佛教,养生就是大菩提心和自利利他的具体实践。

     

    佛乘密法的五弘誓即 “众生无边誓愿度,福智无边誓愿集,法门无边誓愿学,如来无边誓愿事,菩提无边誓愿证”,故而其“戒律”就必须是“利益无边众生、集积无量福德、奉事一切如来、修学一切善法、回向无上菩提”,若不然则非“护戒”。故而真实体解戒律并以利生为前提才是真实守护戒律,也就是真实的全息养生。

     

    若能时时、事事、处处以“利益有情”为身、口、意之出发点,就是护持菩萨净戒。身口意三业以利益有情为本,则眼耳鼻舌身意之五识亦能利益有情,色声香味触法亦可利益有情,此诚佛法不悖世间法的真谛所在,亦即全息养生的旨趣所在。

     

    “不杀生”就是利益有情,才能合气有情,就是养生;“不偷盗”就是利益有情,才能不被有情怨恨,就是合气;“不邪淫”就是利益有情,就不会扰乱他人家庭秩序,就是养生;“不妄语”就是利益有情,不使有情失望,就会自他身心快乐;“不饮酒”而不坏行者身口意三业就是利益身心内外之有情,就是真实养生。

     

    利益有情就是与有情“合气”,就是与“十法界”“合气”,就是与“天、地、人”三才 “合气”,惟有“合气”方能乘势得益自宇宙万象,顺遂在一切言、行、思,成就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利益。天不假其便,则难得风调雨顺;地不假其利,则难五谷丰登;人不假其善,则难和睦安宁。故而全息养生理趣无不包涵,对于个体、家庭、社会、国家之健康乃是人类文明之延续意义重大。

     

    就佛乘密法的修法仪轨,祈请、礼赞、三密相应、回向等无不是与本尊之“合气道交”,无不是对十法界有情的平等利益,故而皆是“护戒”,皆是全息养生的具体实践。

     

    佛由人中修成,故而应该珍惜这堪堪成就佛身的肉身,至于“白骨观、臭皮囊观”等仅仅是破执相之法门,设若抛弃“臭皮囊”那么又是哪个在学佛?全息养生就是对自己和他人身心健康之促进,可谓铸就成佛之肉身和完善智慧的最佳选择。

     

    成佛必须具备五明六通,五明具足就是明心见性,六通开显方是正等菩提。而“护戒”正关乎“五明六通”的开发,只有“先自利”才能“再利人”,不守护戒律不仅不能自利,何谈利人?守护戒律就是全息养生!

     

    护持戒律,行者身体的细胞、组织、器官之机能都能达到一个高效能状态,同时与身外环境中的一切有情能和睦合气,合气则能得一切法财、福德、智慧的增长,也就更容易身心愉悦,健康和生活质量提升才有了真实保障。


     

    “摄律仪戒成就如来报身”,就是通过誓愿守护行为规范来更好地利益有情,即是大菩提心的贯彻始终,也是回向无上正等菩提之必由。

     

    全息养生顾名思义全部因素的养生,涵括物质因素、精神因素,涉及内环境、外环境,概而言之即“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上一条:六波罗蜜多旨趣与全息养生——布施         下一条:《天地至道-合气-全息哲学科学》39

    评论: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全部评价

      尚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