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圆阿奢黎
  • 经络理论与全息养生

    时间:2014/9/14 浏览次数:1949 作者:真圆阿奢黎 点赞:423




    经络理论与全息养生

    唐密传灯真圆阿奢黎

     

    人体的“经络系统”是如何、被谁发现的?这是一个困扰中医人数千年的话题,今天人们依照经络针灸、治疗疾病,经络理论发挥着不可思议的魅力,然追根溯源,经络理论是如何诞生的呢?


    末学曾经著文《试解经络的全息意义》: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信息联络、运输和传导的体系。末学在密法的修行中体悟到“经络”不仅是人体物质信息的传导体系也是人体精神信息的传导体系,或者说是人体肉身和灵魂信息交流的转换体系,故暂且称之为人体物质与精神的“临界状态”。


    迄今为止,现代科学技术还无法确定经络的物质基础。末学以为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偏颇,故不可能测量经络。固然不可测量,按照现代科学的观点,没有实验支持 的理论就是“不科学”理论,那么“经络”以及中医理论就似乎确实是“错误的不科学的”了,这也正是许多现代科学崇尚者批判中医为“伪科学”的立足点。


    东方哲学是全息宏观哲学科学,西方哲学则是片面局限的哲学科学。经络虽然在实验室未能测量出来,然经络的调节作用却无时不现,风靡世界的针灸术就是在经络 理论的基础上发挥着它不可轻视、不可思议的积极作用。盲人摸象的西方哲学科学是永远也不可能理解经络的意义以及传统中医的博大,这就是末学反复强调“精神 性”的缘由所在。


    人体既然是物质之身与精神之身的“一合相”,那么精神和物质,换言之,从理论上,肉体与灵魂之间必然有沟通的渠道途径。西方现代医学结论是人体有两大调节 系统即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然中医却存在经络系统,一方面这种区别是东、西方哲学的世界观不同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这种区别导致了“科学”与“伪科学” 之争。


    经,本意线,取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线绳编成的小网袋,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 交错,遍布全身。《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里经络的描述非常明白,可是现代科学就是不能测量。


    假设经络为“临界状态”,然此临界状态非油、水之临界状态可喻,它是“一合相”的临界状态,是不可分割的。在物理化学中,临界状态具有双重特性,因此“经络”的“临界状态”特性就是物质与精神二象性,物质性与精神性之相互转换就从理论上比较容易接受了。


    经络内属调节脏腑,外络周被于肢节,沟通脏腑与体表的信息,从而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精神信息整体;经络的物质化作用可以行气血,营 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针灸临床治疗时的辨证归经,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等,无不以经络理论为依据。《灵枢·经别》说:“夫 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说明经络对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其实经络的全息意义乃是精神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如果我们将经络理解为人体的物质与精神之临界状态,那么密宗修行三密相应之月轮观、阿字观以及瑜伽的三脉七轮就很容易理解了。


    经络学说从远古时代留传下来,主要是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素问·徵四失论》云:“帝曰:子年少,智未及邪,将言以杂合耶。夫经脉十二、络脉三百六十 五,此皆人之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问题是黄帝及以前的先民是如何知道经络的呢?这个问题的回 答恐怕非常之难,然回答了这个问题,经络理论对现代人的很多困惑可以烟消云散了。


    我们的先祖非常注重观察宇宙与生命规律的变化,认为一切都应该顺应宇宙与生命的本然规律,关于这点可以参阅“《道德经》的全息哲学科学体解及其养生意义”一文。那么人体亦应该与宇宙对应,有十二个月三百六十五天的不同表现。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据传起源于轩辕黄帝,代代口耳相传,后又经各个时代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关于成 书年代有周朝,秦朝,汉朝多种观点)集结成书。无论具体何时成书,其中黄帝言“夫经脉十二、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之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意思就是 《黄帝内经》诞生以前人们已经知道了十二经脉和三百六十五络脉。如果撇开农历的诞生,那么十二经络对应十二个月,三百六十五络脉对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是 巧合吗?先祖的哲学思想核心乃“天人合一”,那么人体的出生、死亡恰如一年四季的流转,于是乎先祖们设想人体应该也有“十二个月”的周期性变化,同时应该 有“三百六十五”天的昼夜变化。


    《素问·阴阳别论》:“四经应四时(肝心肺肾),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灵枢·五乱》“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又《素问·调经论》:“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是否正暗合“天人一体”性?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的先祖认识到人体与宇宙是全息一体性时,便考虑将十二月与三百六十五天与人体的生理、精神机能对应了起来。先祖能根据河图洛书形成《周易》全息哲学体系,那么根据宇宙与生命的全息一体性形成经络理论也就不足为奇了。今天在对待经络的问题上就必须抛开物质实证主义的偏颇观点,不能牵强地将经络运行机械地理解为类似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的作用那样,因为经络具备物质、精神双重特性。


    《灵枢·经脉》云:“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素问·六节藏象 论》曰:“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地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调经论》:“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夫十二 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气穴论》:“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孙络三百六十五会穴,亦以应一岁……溪谷 三百六十五会穴,亦应一岁。”《气府论》:“脉气所发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及《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 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通过上述诸论点,似乎还可以看到,经络是人体与天地共享的一个系统,而非孤立于天地、独立于人体,如果离开天地环境,人将不能生存,经络或将会失去意义。正如古往今来学人对于《道德经》的阐释更多停留在“说文解字”阶段一样,关于经络亦“说文解字”者众!


    从生命在母胎内孕育开始到诞生以至于老死,经络应该不是一尘不变的,胎儿的经络与成人的经络理论上应该有很大区别,活着经络存在,死亡经络亦将不存在。换 言之,在生命的不同阶段经络的作用必有轻重之分,好比十二个月中春夏秋冬有别,那么经络应该也有春夏秋冬之别,同时也就将经络与人的“灵魂”必然联系了起 来。从理论上可以认为,经络的产生与灵魂入胎关系密切。


    如果我们能理解先祖们的“天人合一”全息哲学思想,那么经络理论的成立就不是疑问了。无论是神农氏也罢黄帝也罢女娲也罢,总之是我们智慧的先祖发现并丰富了这一理论。


    至此可以全息体解经络为:人体与宇宙相应的物质、精神转化(或者说阴阳转化)的“临界系统”。然先祖们是如何确立经络的走向分布以及穴位的呢?这大约由不 断的实践来回答和验证了。在古代人们灵肉淳朴无杂,灵魂的觉悟性极高(灵性),根据身体在十二月三百六十五天的而寻找到规律应该不是难题,这应该是炎黄先 民的集体智慧结晶。如果说现代人能自身感知经络或许存疑就不大了,然现代人为何不能感知经络而先祖们可以呢?这又要回归到灵肉一体性协同发展问题上了,先 祖们认为物质与精神应该协同发展而不只注重发展物质,所以灵性依旧,人体的经络恰恰是靠“灵性”感知的,反之现代人成了物质的奴仆,灵性降低到了极致,是 以不可能“觉知”自身的经络。既然经络是物质、精神转化的“临界体系”,没有精神感知力是不可能辨别经络就毫不足怪了。灵性的觉知是“可见、可闻”但不可实证的,所以也就不神秘了。因为神通乃我们机体本具的潜能,我们的先民这种潜能开发了,且他们善加利用而已。


    佛家、道家的修炼中调息静坐、禅观等等无非是提升灵性感知力的方法。至此,于全息养生中欲调节自身经络以健身就必须顺应节气提升灵性,这样从理论上大约就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仅仅一味地“敲打、针灸”经络,而不能将经络的精神意义开发出来,虽然会有效果,然理念依旧停留在物质实证主义的窠臼而已,效果则会事倍功半。


    经络养生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将经络看成具体的、独立的,而是应该侧重其精神性,同样道理以经络为基础的中草药治疗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通过血液或者神经系 统发生作用。精神性信息能量的运行是全身心性、系统性、非物质性的。现代人不解经络真谛,已经将经络认定为“具体”线路图了,这与经络理论的本义已经大相 径庭。


    人体有十二经脉,六阴六阳,阴经通于脏,阳经通于腑,十二经脉和十二脏腑结合起来,先祖们根据身体与节气的变化规律找出了对应关系,从养生角度言,每月的主要调理经络和穴位,就应该与之相对应。


    足厥阴肝经主理肝脏,对应惊蛰、春分。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足少阳胆经主理胆腑,对应清明、谷雨。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手厥阴心包经,对应立夏、小满。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手少阴心经主理心脏,对应芒种、夏至。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手太阳小肠经,主理小肠腑,对应小暑、大暑。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足太阴脾经主理脾脏,对应立秋、处暑。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足阳明胃经主理胃腑,对应白露、秋分。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喉,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入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手太阴肺经主理肺脏,对应寒露、霜降。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阳明大肠经主理肠腑,对应立冬、小雪。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足少阴肾经主理肾脏,对应大雪、冬至。: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足太阳膀胱经主理膀胱腑,对应小寒、大寒。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夹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


    手少阳三焦经,对应立春、雨水。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末学只是从理论上对于经络问题作出全息哲学逻辑的阐释,然并非精于此道,仅仅作为经络专家们的养生参考。


    涉及经络的养生以及气功的修炼最好在有良好经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否则很容易“走火入魔”,慎之!

     


    上一条:全息养生:佛乘密法乃最佳全息养生行法         下一条:《天地至道-合气-全息哲学科学》39

    评论: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全部评价

      尚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