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圆阿奢黎
  • 《黄帝内经》简牍与全息养生(44)

    时间:2014/9/27 浏览次数:1568 作者:真圆阿奢黎 点赞:316



    痿论篇第四十四 

    唐密传灯真圆阿奢黎

     

     

    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

     

    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 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 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帝曰:何以得之?

     

    岐伯曰: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故曰: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此之谓也。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 及为白淫。故《下经》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 者,生于大热也。

     

    帝曰:何以别之?

     

    岐伯曰: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

     

    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

     

    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阳明揔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各补其荥,而通其腧,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

     

    帝曰:善。 

     

    译文:

    黄帝问道:五脏导致的痿征(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是什么原因?

     

    岐伯回答:肺脏机能主理皮肤毛发,心脏主理全身血脉,肝脏主理周身筋膜,脾脏主理全身肌肉,肾脏主理全身骨髓。肺脏有热熏蒸肺叶,波及皮肤毛发虚弱枯干无泽,热邪不退则致痿躄。心脏有热,经脉气血厥逆上行,下部经脉气血虚亏而致经脉痿弱,关节因此僵硬活动不灵腿脚不便行走困难。肝脏有热,胆汁泄溢使口干口苦,筋膜燥,筋脉拘紧挛缩,即为筋痿。脾脏有热,胃腑燥干口渴,肌肉麻木,即为肉痿。肾脏有热,腰椎挺举困难,骨枯髓缩,即为骨痿。

     

    黄帝问道:怎么会如此?

     

    岐伯回答:肺脏乃五脏之总长,又遮护心脏。遇有不开心的事情,或欲求不得满足,则会气急喘鸣,气急喘鸣引起肺脏发热熏蒸肺叶,五脏因为肺脏有热而引发痿躄,此其机理。遇事太过悲伤,导致心包络脉隔绝不通,阳气在心脏内妄动,迫使心血下降,小便会多次出血。所以《本病》中说:“大经脉空虚,发生肌痹,进一 步演变为脉痿。”思虑过多,欲求不得满足,或心念被外境惑乱,或房事频繁,导致十二经脉迟缓,发为筋痿,或者白带。所以《下经》中说,筋痿之病发自于肝脏,缘房事太过频繁。若逐渐感受湿邪,或者从事水中作务,湿邪驻留机体,加之居住处所潮湿,肌肉经常受潮湿侵袭,发痹而使肌肉麻木,最后会发为肉痿。所以 《下经》中说,肉痿是久居湿地引起的。长途跋涉,劳累太过,又逢大热天口渴,体内阳气内扰,热邪波及肾脏,肾为水脏,如肾水不胜热邪,损耗肾阴致使骨枯髓空,便会腿脚不堪承重身体,发成骨痿。所以《下经》中说,骨痿是由于大热所致。

     

    黄帝问道:如何区别?

     

    岐伯回答:痿缘肺脏之热,面色会苍白毛发衰败;缘心脏之热,面色发红周身络脉充盈;缘肝脏之热,面色青指甲发枯;缘脾脏之热,面色萎黄肌肉颤抖;缘肾脏之热,面色发黑牙齿枯槁。

     

    黄帝问道:国师所言有理,为什么治疗痿征,独取阳明经?

     

    岐伯回答:阳明经为五脏六腑气血之源,滋养十二经脉,十二经脉通顺则关节灵活。冲脉为十二经脉汇合处,运气血以渗透滋养肌肉腠理,与阳明经相会于十二经脉,阳明经统领十二经脉,再会合于足阳明经的气街穴,阳明经为诸经脉之首,十二经脉又都连属带脉连络督脉。所以阳明经气血不足则全部筋脉弛缓,带脉也不能牵引诸脉,则两足痿弱不灵活。

     

    黄帝问道:该如何治?

     

    岐伯回答:刺补各经的荥穴,疏通各经腧穴,调整气血虚实及调理顺逆;筋、脉、骨、肉对应之五行脏器当令月针刺,疾患就可痊愈。

    黄帝说道:很好!

     

    点评:

    本篇言及情绪对于脏腑的影响,即精神对应物质的反作用。情志与机体会相互影响,情志不适导致机体出现征候,机体有疾患情志也会有相应表现,此即中医理论的物质、精神相互影响的全息哲学思想。在我的文章“经络理论与全息养生: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485dea0102v2ct.html” 已经做了相关论述。

     

    人体类似一个因素繁多的大系统,细胞、组织、器官、心志活动等等全部因素共同决定系统的秩序和结果,如果一个因素“扰动”,机体的秩序就会相应发生“连锁效应”,诚“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医的哲学思想正是基于这种全息哲学思想的“因缘法”。外环境的因素“扰动”机体,也会发生一系列“连锁效应”,而这一切效应的表现都会通过机体“物质、精神的临界状态——经络”表现出相应的征候。所以在人体大系统中最为关键的调节系统乃是“经络系统”。

     

    现代西医认为人体的调节系统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然此二系统都是物质实证的,缺少了“精神性”或者“神性”内涵,所以对一个物质、精神“一合相”大系统来说,就失之偏颇了。心理学的诞生初衷乃是尝试将人体物质与精神如何对应起来,然当心理学采纳了类似“巴普洛夫的动物反射试验”研究方法后,已经沦落为 物质实证主义的教条,心理学理论变成所谓心理学大家们的“自我思维”,比如佛洛依德、荣格等等的“性意识”、“集体无意识”等等。当我们熟悉佛教的“九识”理论就觉得心理学实在太肤浅,现代人之所以动辄“心理学”,因为心理学的这些名相和佛教的“九识”说智慧有些类似,人们会人云亦云,却很少人认真研修佛教的“九识”理论。心理学的“潜意识”可以从佛教的第七识“末那识”找到诠释,“集体无意识”真谛则是佛教的第八识“藏识”,因为正是“藏识”记忆着人类生生世世六道轮回的全部“行为档案”,也就是在“奈何桥”上被灌了“孟婆汤”而忘记的全部“宿命记忆”。

     

    附上我的体解:知识和智慧有本质区别,知识更多是常识性的,而智慧则超越常识,智慧之理趣又不悖常识。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认知色声香味触,于是产生五识。五识提升为智慧就可成就世间百业,故而称为成所作智。第六识为意识,即心意之识,意识舍弃教条入于中道,就是妙观察智,善观世间一切人事物悉皆因缘假合显现。妙观察智圆满则激发末那识(第七识,今之所谓潜意识)为大圆镜智,末那识贮藏有情六道全部业迹记忆(好比遗传基因储存生命全部信息),此识恒与我痴、 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相应,为我执之根本,若执着迷妄则造诸恶业,如转识成智即大圆镜智能断灭烦恼恶业,彻悟人法二空之真理。大圆镜智开发,则菩提心周备,出离轮回之智慧和决心坚定。大圆镜智圆满周备则激发阿那耶识(第八识即藏识),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天地万有皆因此识而转,故亦称种子识、刹那识,种子识、刹那识即天地万有平等生成之识,故转而成为平等性智。如此四智圆融直向佛果,而激发庵摩罗识(第九识、无垢识)成法界体性智。《金刚三昧经》 云:“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庵摩罗。”

     

    就法界体性智而言,包涵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念念落实慈无量心能与周廓法界一切有情无恼害“合气”,慈心普被三千相应而开发大圆镜智;行行落实喜无量心与一切有情平等礼赞平等供养“平等合气”而开发平等性智;举手投足悲心普摄同体大悲视一切有情灾难苦恼感同身受开发妙观察智;事事难舍能舍落实舍无量心勤行一切如来世间出世间羯磨事业开发成所作智,六度具足法界体性智成就。这就是最佳世间和出世间全息养生之道!


    现代人已经接受了唯物实证的世界观,对于全息哲学科学的传统中华文化之哲学智慧大多不加分析研究就轻易结论“伪科学”等等,愚痴莫过此也!


     

    上一条:《黄帝内经》简牍与全息养生(43)         下一条:佛子问答

    评论: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全部评价

      尚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