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圆阿奢黎
  • 《黄帝内经》简牍与全息养生(62)

    时间:2014/12/15 浏览次数:1339 作者:真圆阿奢黎 点赞:284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唐密传灯真圆阿奢黎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

    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常欲何问?

    帝曰:愿尽闻之。


    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岐伯曰:皆生于五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


    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帝曰:善。(气)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帝曰:善。血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

    帝曰:刺留血奈何?

    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帝曰:善。形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形有余则腹胀,径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

    帝曰:善。志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骨节有动。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志有余则泻然筋血者,不足则补其复溜。

    帝曰:刺未并奈何?

    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


    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


    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

    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络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

    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

    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

    帝曰:阴之生虚奈何?

    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

    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

    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

    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


    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

    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

    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

    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泻奈何?

    岐伯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

    帝曰:补虚奈何?


    岐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针,气入针出,热不能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

    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脏,五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


    岐伯曰: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谓之。


    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焠针药熨。病不知所痛,两蹻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译文:

    黄帝说道:我听针刺法中讲到,气血盛有余的用泄法,弱不足的用补法。如何为有余,如何是不足呢?


    岐伯回答:盛有余有五种情形,若不足也有五种情形,陛下是想知道哪种?


    黄帝说道:请国师都解释一下。

    岐伯回答:神有余、神不足;气有余、气不足;血有余、血不足;身形有余、身形不足;情志有余、情志不足。这十种有余或者不足,表现的都是气血不等。


    黄帝说道:人体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故而会生百病,病都有虚实。现在国师讲盛有余有五种,弱不足也有五种,这是如何形成的?


    岐伯回答:都是因五脏所形成。心脏藏神,肺脏藏气,肝脏藏血,脾脏藏肉,肾脏藏情志,如此形成五脏。情志与心意相通,内部联系骨髓而形成身体和五脏。五脏都有通路,连属经络血脉,便于气血运行。设气血不和,则生百病,故须善护经络血脉。


    黄帝说道:神有余、不足会如何?


    岐伯回答:神有余就会喜笑不停,若不足则情志悲伤。气血尚安和有序未受邪侵,五脏机能亦安定,邪气只是还在身体外表,汗毛肌肤有些寒颤,外邪尚未入于经络,就是神之微恙。

    黄帝问道:神有余、不足该如何泄补?

    岐伯回答:如果神有余针刺邪小络脉出血,不要刺太深,不能刺大经脉,神气便能平复。神不足则针刺络脉,按摩使络脉实,以顺通气血,但不可出血,不能泄气,使络脉与经脉通畅,神气便可平复。

    黄帝问道:神气微恙如何针刺?


    岐伯回答:针刺络脉不能太深,按摩慢放手,补充气血不足处,神气可平复。

    黄帝说道:很好!如何针刺气有余和不足?

    岐伯回答:气有余便会咳喘,气不足则会叹息嗳气。邪气尚未与气血并,五脏亦安定,仅皮肤感邪,即为白气微泄。

    黄帝说道:该如何补泄?


    岐伯回答:气有余针刺泄其经脉,不得刺伤经脉,不得出血,不得泄气。气不足针刺其经脉补足其气。

    黄帝说道:如何针刺白气微泄?

    岐伯回答:针刺后按摩时间久一些,出针后对患者说我会再刺深点,患者咋闻身心不由自主会收摄精气,邪气自行散乱,从腠理外泄而出,气血得以和畅。

    黄帝问道:血有余、不足会如何?


    岐伯回答:血有余则情志易怒,血不足则情志易惊,设邪气未与气血并,五脏则安定,细小络脉因邪而水溢,经脉会有滞血。

    黄帝问道:如何补泄?


    岐伯回答:血有余针刺泄经脉之盛,使之出血;血不足则针刺经脉之虚,入针留观稍久,待脉之搏动洪大迅速出针,不得出血。

    黄帝问道:针刺滞留有血液的络脉该如何?

    岐伯回答:观察其有血浸润的络脉,针刺出血,但不能使留血入于经脉,以免发生其他疾患。


    黄帝说道:很好!形体有余、不足会如何?

    岐伯回答:形体有余则会腹部胀满,二便不利。形体不足则四肢无力,邪气未与气血并则五脏安定。若邪气致肌肉蠕动即是微风。

    黄帝问道:如何补泄?

    岐伯回答:形体有余针刺泄其阳经之邪气,形体不足则补阳经之络脉。


    黄帝问道:如何针刺微风?

    岐伯回答:针刺分肉间,不得伤到经脉和络脉,如此卫气便能恢复,邪气消散。

    黄帝问道:情志有余、不足会如何?


    岐伯回答:情志有余会腹部胀满上吐下泻,情志不足则手足麻木。邪气未与气血并,则五脏安定,然骨节因邪气而响动。

    黄帝问道:如何补泄?


    岐伯回答:情志有余则针刺然谷穴之筋使出血,情志不足则针刺补复溜穴之气。

    黄帝问道:邪气未与气血并如何针刺?

    岐伯回答:针刺骨节响动处不要伤及经脉,邪气立刻祛之。

    黄帝说道:很好!我已经知道虚实征候相状,但不清楚如何发生的。


    岐伯回答:邪气与气血相并,必然会阴阳相战,卫气紊乱,血逆行于经脉,血气各失其所,导致气血一实一虚。血与阴经并,气与阳经并,便会发生惊惧疯狂。血与 阳经并,气与阴经并,便会生内热。血并于机体上部,气沉于机体下部,则会心烦叹气易怒。血并于机体下部,气并于机体上部,则会情志迷乱易忘。

    黄帝问道:血与阴经并,气与阳经并,气血各失其所,什么是虚?什么是实?


    岐伯回答:气血性喜温而畏寒,若寒则气血蹇滞流通不畅,若温则气血易于疏通流散,所以若是气并则血虚,若是血并则气虚。

    黄帝问道:人体本来就拥有血、气。国师讲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气血没有实相的意思吗?


    岐伯回答:有形为实(多则实),无相为虚(少则虚),气并则少血,血并则乏气。气血相失,即为虚。络脉与孙络输运气血至于经脉,血气相并则为实。血气相并而上行,会导致昏迷,昏迷则可能暴毙,如果气归顺则可生,气上逆而不归顺则死。


    黄帝问道:为何发生气血虚实?请国师讲解虚实要旨!

    岐伯回答:阴经与阳经都有腧穴会穴。阳经之气血注于阴经,已经气血满则阴阳平衡,形体得到气血充实,九候气血均衡一统,就是正常人。邪气之生,要么缘于阴,要么缘于阳。邪气因阳而生,必由感受风雨寒暑而得;邪气因阴而生,必然由衣食住行以及喜怒无常而得。


    黄帝问道:风雨外邪如何伤人?

    岐伯回答:风雨所以会伤人,先必侵入皮肤,由皮肤传邪于孙络,孙络邪气盛满则会传于络脉,络脉邪气盛满则传于经脉,以至于气血与邪相争并,而驻留分肉腠理之间,此时脉象坚且洪大,即是实征。实征者,外相显得坚硬不能按摩,按摩则痛。

    黄帝问道:寒湿外邪如何伤人?


    岐伯回答:寒湿侵入机体,皮肤不能失于收缩,肌肉坚硬紧绷,荣气涩滞,卫气散,即是虚征。虚征者,皮肤松弛有皱折,卫气不足,按摩可使气血足皮肤寒气祛,患者便觉爽快且无痛。

    黄帝说道:很好!因阴而发生的实征是何道理?


    岐伯回答:喜怒无常,身体阴气上逆,阴气上逆则下体虚,下体虚阳气则乘势充之,所以发生实征。

    黄帝问道:因阴而发生的虚征是何道理?

    岐伯回答:喜悦会致气血下沉,悲伤则导致气血耗散,气血消散则脉变虚空。弱饮寒食,寒邪入体,血脉涩滞,真气耗散,而致虚征。


    黄帝说道:医经中云阳虚则体外觉寒,阴虚则生内热,阳盛则体外发热,阴盛则体内虚寒,我虽然已经知道了,就是不明就里。


    岐伯回答:诸阳经均承受上焦之气,假络脉和孙脉温暖皮肤分肉,抵御现寒气于体外,设使上焦不通不能宣通阳气于络脉,便不能温暖皮肤分肉,独留于体表的寒气致使机体发生恶寒颤栗。

    黄帝问道:阴虚导致内热是为何?


    岐伯回答:有余过劳身体疲倦,身体形衰气少,水谷精气未能维系,上焦之阳气衰弱,下脘运化不畅,胃气瘀滞而生热,热气熏胸中,所以体内发热。

    黄帝问道:阳盛而发外热是为何?

    岐伯回答:上焦不通畅,阳气不能达于络脉,致使皮肤致密不疏,腠理不得宣泄,汗毛孔闭塞不畅,卫气不能发泄疏散,所以体外发热。


    黄帝问道:阴盛发内寒为何?

    岐伯回答:寒气上逆,郁积胸内不得疏泄,导致阳气散耗寒气独存,致使气血凝滞,经脉不通畅,脉象盛大而艰涩,故而发内寒。

    黄帝问道:阴阳相并争,血气相战,病征已经发作,该如何针刺?

    岐伯回答:针刺经脉通路。或刺营血或刺卫气。根据患者身形高矮肥瘦,以及四时节气而制宜。


    黄帝问道:血气相争并,疾患已经发作,阴阳互战,该如何补泄?

    岐伯回答:气实征针刺于内,如同开敞门户,出针时气亦随出,精气不受伤损,不按针孔以便邪气迅速外泄,摇针可以大泄,轻按针口周围而出针,邪气可散泄而尽。


    黄帝问道:如何针刺补虚?

    岐伯回答:持针先不刺,待患者神志安定,呼气时下针,呼气完毕针也刺入,针孔四周密而精气不泄,气充实于针下时,待吸气而出针,使热不出,迅速按闭针孔,方可使邪气散而精气存,出针待脉气至,确保来气不失,远气衔接不断,即是追气补法。


    黄帝问道:国师言及虚实有十种,由五脏而生,五脏即是五脉。如果十二经脉都发生问题,为何国师独独只讲五脏?十二经脉连属三百六十五节,如果络脉有疾患必然波及经脉,经脉之疾患都有虚实之分,那该如何与五脏结合判断?


    岐伯回答:五脏与六腑互为表里关系,经络身体肢节都会发生或虚或实疾患征候,一统称谓而已。


    疾患在脉,针刺调血;疾患在血,针刺调络;疾患在气,针刺调卫;疾患在肉,针刺调分肉;疾患在筋,针刺调筋;疾患在骨,针刺调骨。可用火针刺病处及挛急 处。疾患在骨可以用焠针和药物煲烫。疾患不觉疼痛部位,则针刺阳蹻阴蹻二脉。身体有疼痛,九候之脉象无征候,可用缪刺法。医者必须谨慎观察九候之脉象,针 刺之道才全其德。


    点评:

    “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以余之体解当为“警示”以便提高患者警觉而使精气提升,今天所谓“心理暗示”。中医的哲学思想核心是“天人合一”, 在医患关系则体现“医患合一”,而非将患者作为一个对立的个体,这便是医患关系的“合气”。在医患关系中,医者为主体,患者为客体,医者之“气场”覆盖患 者之“气场”,通过望闻问切,用艾灸砭石汤药,便可迅速提升患者之“气场”,使之趋于平衡稳定,疾患痊愈。医者的精气神外象、行为、语言、表情都会对患者 造成莫大影响,势必影响到疾患的预后,“医患合一”的重要性可略见一斑。


    西医的理论是绝对精确,不免“取形失意”,而中医的哲学思想则更多是“得意忘形”,北宋欧阳修在其《试笔·李邕书》道明了“得意忘形”的本旨要义,云“余 始得李邕书,不甚好之,然疑邕以书自名,必有深趣。及看之久,遂为他书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笃。譬犹结交,其始也难,则其合也必久。余虽因邕书得笔法,然为字绝不相类,岂得其意而忘其形者邪?”


    “形”、“意”二字大约可以将西医和中医理论之精髓笼统概括完备。“形”求具体、精确,“意”务全面、贯通。中医之哲学思想用与其一脉相承的汉字表述可以达其大致也,正如汉字既象形又表意,且字义意境深远,不可穷尽。



    上一条:《黄帝内经》简牍与全息养生(61)         下一条:佛子问答

    评论: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全部评价

      尚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