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密文化
  • 盛世唐密曙光重现

    时间:2014/8/24 浏览次数:6164 作者:admin 点赞:795

    转载:

    法门寺发现失踪千年唐密 佛指真身舍利供养曼荼罗

    (2009年凤凰网新闻:http://fo.ifeng.com/zhuanti/fozhisheli/xiancunsheli/200905/0508_406_55707.shtml)


    法门寺佛陀真身舍利:http://v.ifeng.com/his/200904/5a04ffa5-cfb1-408d-96f3-3c930e806792.shtml




    曼荼罗视频连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Q4MTIxMzI=.html


    密宗无上法界 真身舍利供养曼荼罗
         


    法门寺地宫发掘7年后,一个重大发现再次震惊世界:法门寺晚唐时期是以密宗特点而存世。唐密曼荼罗的揭秘,新华社电:是继地宫珍宝发现之后,中国考古史和世界佛教史上又一次重大发现……


    (法门寺展示的地宫唐密曼荼罗(坛))


    整个地宫在封闭时,被布置为佛祖真身舍利供养曼荼罗,应视为佛教密宗的“无上法界”。中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对此曾给予极高的评价,指出:“这是震惊世界的重要发现。”这表明,失传千多年的唐密重新大放异彩。


    2006年,法门寺博物馆将破译的“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金刚界坛”向游人展出,陈列最具代表性的五轮塔、45尊菩萨像、八重宝函,多幅壁画、巨型雕塑等,以立体景观的形式,将佛教密宗的“无上法界”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千手千眼观音 保留唐密艺术


    经考古研究表明,唐代都城长安(今西安)地区,是中国佛教重要宗派密宗的发源地,西安市的大兴善寺、青龙寺和扶风县的法门寺是唐密的核心,其中法门寺地宫是唐代密宗的最高法界。


    密宗的坛场要布置的非常精致庄严,道具的打造材料非金即银,修持作法,每次都要花相当的时间,对上师更要有优厚的供养。有偈语概括八大宗派特点,首句即“密富禅贫方便净”,就表达了如果要学密宗的话,在经济上必须富有。


    法门寺地宫开启时,仅各种古代货币就出土了27000多枚,就凸显出密宗的富有。地宫几乎囊括了唐代的全部货币品类,其中13枚玳瑁开元通宝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绝无仅有玳瑁币。


    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的全面破译和揭秘,有其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唐密宗专家吴立民教授认为:首先,法门寺地宫是正纯密教文化的最高集结,为密教中国化的最高坛场,使中国佛教文化的研究有了一个全新的突破,也更加全面和丰富。


    其次,法门寺是唐代长安密宗的三大寺核心之一,也是唐密宗派传承的主脉和唐密的最后阶段。由于法门寺供养了当时佛教界至高无上的佛祖真身舍利圣物,唐代的重要官方宗教活动都是在这里开始运行的。

    与中国祭祀结合 主张即身成佛


    唐代200多年间,先后有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每次迎送声势浩大,朝野轰动,皇帝顶礼膜拜,等级之高,绝无仅有。


    法门寺地宫是帝王实现修法“即身成佛”的道场,负载的文化艺术内涵,要比其他佛教宗派丰富得多。皇权与密教,世俗世界无缘得见,更显法门寺地宫神秘莫测。


    为什么密宗为中国皇帝所喜欢?“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和”是其堂而皇之外因,但还有两个内因更显重要,首先,密宗的作法仪轨和中国传统的祭祀形式很相似,曼陀罗的构图又和中国坛庙构图基本一致,容易被中国人理解接受。其次,密宗认为六波罗密不必采取特殊复杂的仪式,很容易通过观想曼陀罗即身成佛,十分快迅。



    附: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之研究

    吴立民  《法音》1995年第01(125)


      法门寺地宫,全称法门寺真身宝塔地宫。元魏二年(555)肇启塔基,供奉佛指舍利,塔迭经北周武帝、唐武宗毁佛法难及唐贞观、显庆年间重修工程,明万历年间围绕唐代四绷木塔加固砌成十三级砖塔。塔下地宫即为供养舍利的场所,至迟在唐高宗显庆五年即已建成。自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开塔出示舍利后,唐代有七位君王迎请佛骨入宫供养,是为唐代佛教史上一大胜事。
      1987年4月3日,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及唐代诸帝为其安奉所赐珍宝(总计金银器等共2499件绝代珍品),在法门寺塔地宫中被发现,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佛教与唐代考古”的最重要发现。佛左臂中指舍利共有四枚,其中一枚为“真骨”,三枚为“影骨”,系唐代诸帝迎送的原物,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的佛指舍利。地宫自唐懿宗咸通十五年(874)正月初四日封闭后,到被重新发现启封,至今恰为1120周年,启封7周年。


      整个法门寺塔地宫,在其封闭时被布置为唐密曼荼罗。所谓唐密,是指唐代开元三大士所传金胎两部大法法系在唐代汉族地区的传承,经僧人一行和惠果大阿阇黎创造性的发展而成。其内涵是唐代的密教。具体来讲,从惠果直至智慧轮,上承印密,下启东密台密,这段时期可称为唐密时期,所谓有唐密曼荼罗,是指地宫为舍利供养的坛城,即唐密舍利供养曼荼罗。地宫的大部分法器和供养物上雕塑的图像,即曼荼罗图像。也就是说,地宫总体即为供养佛指舍利的大曼荼罗,佛指舍利为三昧耶曼荼罗,供养佛指舍利的诸种法器、供养物及供养法为法曼荼罗,如法供养即羯磨曼荼罗。三密相应,四曼相即,组成了法门寺塔地宫的唐曼荼罗。这些曼荼罗图像,提供了研究唐密以及东密有关疑难问题的重要资料。


      法门寺真身宝塔地宫是古印度供养舍利方式与中国传统墓葬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地宫建制一如唐朝帝王陵寝,其建法却依密教布坛之法而修建布置。主体建制分作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和密龛(即密室),即一道四室,设四门。按增益护摩法“遍法界成黄色方坛”的要求,甬道、前、中室成长方形,后室及密室成正方形。入宫地面铺钱成黄金色,主要供物亦作金黄色,显示整个地宫为黄色方坛。在地宫发掘中发现的一些文化现象,如踏步及甬道地面铺铜钱(财供养)、后室中部香炉盖顶堆积薰香灰(燃香)、八重宝函中有部分盛放液体(香水)、四壁涂抹黑色涂料(黑土涂坛)等,表明地宫封闭前做过盛大的舍利供养法会。


      地宫一道四门,供养佛指舍利四枚,一道通彻全坛,体现金胎两部大日如来中道一实。四室四舍利表证四方四佛,建立两部曼荼罗。放置第一枚影骨的八重宝函,表示胎藏界因曼荼罗,錾刻胎藏界诸尊曼荼罗,如六臂如意轮观音、释迦、药师、金轮大日等图像。放置第三枚灵骨的密室五重宝函,表示金刚界果曼荼罗,錾刻金刚界成身会四十五尊曼荼罗图像。


      地宫的供养物,同样按密教仪轨规定的法则布置。如出土金、银、铜锡仗三件,香炉五件,分别为四枚舍利的供养物。后室四角的四阏伽瓶,为舍利供养坛城的结界线。前、中、后室的金毛狮、天王像各二件,为地宫外金刚院护法诸天曼荼罗。其他器物如银芙渠、香宝子、阏伽水碗、钵盂、荼具等,都可归纳于十供之内。以上成套成组的供具,以八重宝函为中心,前后左右,对称分布,组成舍利供养的坛城。


      放置佛真身灵骨的五重宝函,安放于后室密龛之中。其第三重鎏金银函上錾刻的45尊造像,组成金刚界成身会曼荼罗;函顶中台刻大日如来,四方为萨宝法羯四波罗密、四隅为嬉曼歌舞内四供、围绕中台周刻香花灯涂外四供、钩索锁铃四摄、地水火风四大神及四大明王。以三股金刚杵及宝蔓草为界道。函体四面,按上述次序,分别以阿佛、宝生佛、无量寿佛、不空成就佛为中心,各自配列萨王喜爱。宝光幢笑、法利因语,业护牙拳等各自的四亲近菩萨。以上45尊造像,构成唐密金刚界成身会曼荼罗。此曼荼罗为方坛。


      地宫中室灵帐后的捧真身菩萨,象征唐代皇帝(懿宗)供奉真身。菩萨身下的束腰仰覆莲圆莲座上,亦錾刻金胎二界曼荼罗图像。莲座顶面刻金刚界大日五佛种子曼荼罗,底面刻大日之法、报、应三身陀罗尼。仰莲瓣上刻金刚界定门十六尊曼荼罗及未显相的慧门十六尊曼荼罗。束腰部刻四大天王曼荼罗。兼为上金下胎两曼之外护金刚院。覆莲瓣刻胎藏界中台八叶种子曼荼罗和八大明王曼茶罗。胎藏界之大日,一以释迦佛之真身舍利表示于捧盘上,一以捧真身菩萨头顶宝冠上之大日佛像示之。此像座上的曼荼罗图像,同样为金胎合曼之做法。


      八重宝函上放置的鎏金菩萨,其莲座式一如捧真身菩萨,为金胎合曼之做法。但因体积太小,不便雕塑,仅画莲瓣线条以示其意,此尊宝冠上未顶化佛,而手印为释迦佛说法印,显然是与释迦同体的胎藏界大日如来像。


      八重宝函第四重函上的如意轮观音曼荼罗,作六臂如意轮相。主尊左右各有四尊造像。前跪二尊莲花部使者,双手擎金盘捧如意宝珠,屈膝曲跪内向瞻礼主尊如意轮观音。后六尊分列主尊左右,皆作曲跪合掌恭敬持诵相。此六臂如意轮观音曼荼罗图像,应为七星如意修法,与当时唐密一行大阿阇黎传著《七曜星辰别行法》及智慧轮大阿阇黎融摄道家北斗法门有关。唐密如意轮曼荼罗,以如意轮宝珠供养佛指舍利,即如意法供养曼荼罗。


      上述以佛指舍利供养曼荼罗为中心,包括地宫建制,供养物布置以及法器,供养物上的装饰图像,无不体现了金胎不二、两部合曼的唐密内容与特点。而“结坛于塔下”的实际组织策划者,是以智慧轮,义真为代表的唐都长安大兴善寺、青龙寺的大阿阇黎。大兴善寺、青龙寺是唐密的根本道场,而法门寺则为唐皇室唐密之内道场。


      开元三大士首倡“金、善”互授,实为唐密两部一具传统之滥殇,为中国唐密之一大贡献。然三大士中,善无畏主修胎藏界法,金刚智主修金刚界法,其弟子不空虽曾兼受胎藏法,是为旁修。就唐密法门而言,唐朝僧人一行与惠果大阿阇黎创造性地发展密教,成为唐密的实际创始人。就密法内涵而言,一行实为台密创始人,惠果实为东密创始人。


      中岳嵩阳寺沙门一行,从善无畏受胎藏法,为《大日经》助译,撰有《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又称《大日经义释》,为欲解《大日经》者唯一要典。标志着唐密在中国正式传授的开始。弘法大师传二十卷疏,慈觉大师传十四卷义释,均为日本东密台密所依。日本学者,有所谓“大疏”、“本疏”、“口疏”、“奥疏”以及解释疏的各种钞,如《演秘钞》等,形成东寺、仁和、高野、根岭诸派,其本源无不出自一行和尚之大疏。一行所著尚有《七曜星辰别行法》、《北斗七星护摩法》。一行对胎藏法及密教中国化,贡献至伟。


      不空弟子、青龙寺惠果、学贯两部密法,多所发明创新,是为唐密集大成者,不空之后唐密为第一位传法大阿阇黎。惠果创绘金胎两部大曼荼罗,创制金刚界诸尊金刚名号,完成两部一具之传授,均为惠果所创。他的弟子遍及海内外,是为日本真言宗初祖。


      惠果之后,义操继为青龙寺灌顶阿阇黎。义操继嗣,先后为法全、义真。青龙寺义真、海云之名,见于地宫出土二股十二环铜锡杖。


      “上邦大兴善寺传最上乘佛祖大教灌顶阿阇黎、三藏比丘”智慧轮,名亦见于地宫出土物上,是法门寺地宫坛城的主要组织者。智慧轮创绘四天王增广像,撰作诸天法二十八使者的道教名称。日本国圆珍所受两部秘旨,其所传所译经轨,即由他所传。圆珍称其为“兴善大师”“大兴善寺灌顶院国师”。圆珍所求决疑中,有 “金刚顶、大日、苏悉地”等法,可知智慧轮深悉三部大法,而且使唐密酝酿着“金胎合曼”之萌芽,可惜这一传承未能持续下去。法门寺地宫曼荼罗的法器和供养物,充分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明。


      唐密曼荼罗,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金善互授、两部一具、金胎合曼等三个阶段。因金胎两部为密教最根本之二部,若视为彼此对立,则称两部相对;若视为两界一体,则称两部不二。东密主张两部原本互相不二,故不另立“不二之法”;台密认为两部一体不二,但另立不二之法,即苏悉地法。唐密在金善互授,两部一具之后,酝酿金胎合曼。盖金胎两部独立,为“你为你,我为我”之形式,金善互授表示两部交流,两部一具表示兼具二部,则均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之形式,若“金胎合曼”,则将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之形式,其表“两部不二”,既不另立,也非不立,而是“二而不二”。这是唐密的根本特点,也是唐密中国化的基本特征,惠果——智慧轮一系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可惜法运中折,这就需要修学唐密者,发大心愿,仗法加持,求得证量,方得成就。


      唐密在日本的传承,血脉绵长,千载不绝。空海、常晓、圆行、慧远、宗睿等“东密五家”、最澄、圆仁、圆珍等“台密三家”,皆出自唐密传承。从对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考证印密——唐密——东密、台密的一些源流和异同,进一步理解、证悟密教曼荼罗的不可思议境界。这对于弘传、发展密教,当大有裨益。





    上一条:苏州灵岩寺保存的弘法大师雕像         下一条:中国佛教密宗

    评论: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全部评价

      尚无评价